王庶 发表于 2016-1-9 13:06:35

人迎寸口脉法的伪造史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1-9 13:07 编辑

人迎寸口脉法的历史
人迎动脉即颈动脉,很早就成为经脉穴位,出现在《灵枢本输第二》:“一次脉,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但奇怪的是,吕广注《难经》,在谈到人迎脉的时候,却说“足厥阴动人迎。”而遭到唐代杨玄操的纠正:“杨曰。按人迎乃足阳明脉。非足厥阴也。”(见《难经集注》)。
这样一来,吕广注难经时,必然没见过所谓的《灵枢本输》等篇,否则便是公然造反了。这至少说明,《灵枢》某些篇章是晚出的,晚到什么时候,也就在吕广到杨玄操之间。
根据范行准先生对吕广相关考据的文章,有一种说法,吕广是隋人。这样一来,人迎脉归属于足阳明的时间,就应在隋代以后。
四库全书提要曰:大椿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已著录。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驳正之。……即有舛互,亦宜两存,遽执以驳《难经》之误,是何异谈六经者执开元改隶之本以驳汉博士耶?
而杨玄操谓“吕曰。厥阴动人迎。误矣”,盖以初唐所本以驳三国或隋代之吕广,如出一辙。
而吕广为隋代人的说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隋书经籍志》记载:《黄帝八十一难》二卷(梁有《黄帝众难经》一卷,吕博望注,亡。)吕博望是不是吕广,由于书佚失,已基本无法证实。而梁代难经及其注本亡佚,隋书经籍志中的《黄帝八十一难》是重新辑复本,并且出现了隋代的吕广注本,已不能完全反应原貌。
由于最早提到《难经》的文献是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黄帝与岐伯论经脉而有难经”,因此即便吕广是三国时吴人,也说明人迎脉当时不属于足阳明。而在几百年间无人指出其错误,可见本来属于厥阴。直到唐代被杨玄操指出,说明《灵枢》的成书是在隋唐之际的又一佐证。另外还存在天府、极泉等穴位归经的巨大差异,可见经脉理论的变迁。
既然在唐代之前,人迎脉属于厥阴,自然也就不存在与寸口脉主阴、人迎脉主阳的人迎寸口对举脉法。至于《脉经》在左右寸口规定的左为人迎右为寸口的脉法,是左阳右阴的观念导致,必然也是出现在人迎属阳以后才可能发生这种规定。这也是《脉经》作伪的一例。
而人迎寸口脉法成立的前提是,必须有十二经脉,同时十二经脉必须都有穴位,因为这个脉法在《灵枢》里面就是为了分十二经表里取穴而用的。所以,人迎寸口脉法的相关内容,晚于《灵枢邪客第七十一》:“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手少阴脉这会儿还没穴位呢,所以取穴都取手厥阴代替,也就不存在人迎寸口脉法取手少阴穴位的方法。
由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十二官,有膻中而无心包,可见心包的出现,晚于《灵兰秘典论》。而《灵兰秘典论》不见于全元起本《素问》,全元起本却有一篇《十二藏相使篇第二十》,今本《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提到:“故胆虚,气上逆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灵兰秘典论》也提到十二官相使,但此篇是否即是《十二藏相使篇》,还很难说。即便有不同,膻中不是心包,是显而易见的,经脉“布膻中、散落心包”显然不是同一处。
而这一点,在孙思邈《千金》中得到佐证:卷二十膀胱府方三焦脉论第四云:“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府,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营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这里,不仅三焦依然是孤府,不存在与之相表里的心包,并且三焦甚至没有独立为以藏府论方的单位,而附属于膀胱府方之条目下。同时,整部《千金》论藏府脉方时,也没有心包类方反而存在卷十三的心藏方,可见其时并没有出现代心包心受过的概念。既然孙思邈时无心包的单位,则手心主并不可能称呼为手厥阴心包经,而实际上,在《千金》仍称为“手心主”,这与《难经》以及早期的《灵枢》一致。《难经》也无心包一词。
尤其在《千金卷十一肝藏脉论第一》提到:
其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是也,别走厥阴,下络足趺。主肝生病,病实则胆热,热则厥,厥则阳病,阳脉反逆大于寸口一倍,病则胸中有热,心胁头颔痛,缺盆腋下肿,虚则胆寒,寒则痿躄,躄则阴病,阴脉反小于寸口,病则胸中有寒,少气口苦,身体无膏泽, 外至胻,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若阴阳俱静与其俱动,如引绳俱顿者,病也(此尽是足少阳胆经筋脉支别为病,今取足厥阴肝经附于后)。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一本云其支者从少腹与太阴少阳结于腰髁下第三第四骨空中);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此尽是足少阳胆经筋脉支别为病,今取足厥阴肝经附于后”这句话是小字注文,以及下一段,显然是后人点评赘加,孙思邈如果自己行文,没必要来此句,直接行文便是。但是二段脉法完全不一致。阴阳脉与寸口脉对比,显然不是人迎寸口脉法。
由此可知,孙思邈时无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寸口脉出自唐代孙思邈以后。人迎寸口脉法是唐代孙思邈以后有了心包名称,以及手少阴心经穴位完成之后,伪造增入《灵枢》各篇。而这在《灵枢》各篇文章中,也露出不少破绽,尤其是《灵枢经脉篇第十》每段之后的人迎寸口脉法增补,显然与原文不相符合。而《经脉篇第十》由于有了心包,也是唐代以后完成的内容。
《灵枢经脉篇》每段之末“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一句,本身没看明白原文意思,与原文冲突矛盾,破坏原文而不的狗尾续貂之作。具体参见《灵枢新解》系列,此略。至于《灵枢终始篇》大谈特谈人迎寸口脉法之前的铺垫“五藏为纪,阴阳定矣”,意味着五行学说成了分阴阳的标准,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五行成了天道,地位被拔高到阴阳之上,完全颠覆了五藏六府的真实理论来历,这仅可能发生在南北朝之后。
综上,人迎寸口脉法以及心包一官,出现于孙思邈之后,是彻头彻尾冒充《灵枢》的伪作。而这也是《伤寒论自序》“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作伪的例证之一。
   人迎寸口脉法自身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已经不是有效就行的问题,而是还要自我陶醉多久的问题。《灵枢终始篇第九》从内容上本身是晚于第十篇才可能有的文章,而安排到经脉第十篇之前,显然是有人故意动了手脚,而此人的用意便在于此脉法的强调。而这个脉法毛病之多,已经不堪入目。如《灵枢终始篇第九》称“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同时又可存在“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说明并非人迎与寸口相比较而得出的结果,而是另有参照,能够俱盛俱少,这套规则已经轰然倒塌而成了自我欺骗。无论使用大、倍、长、坚软等指标,“人迎一盛”无法排除寸口俱盛。因此这套脉法规定已经毫无成立的可能。


参见:人迎寸口脉的问题
http://www.jdjf9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2&fromuid=8
(出处: 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吴嘉业 发表于 2016-1-12 14:31:51

谢谢分享,还有请问灵枢新解在哪

王庶 发表于 2016-1-13 08:18:42

tcdoc 发表于 2016-1-12 14:31
谢谢分享,还有请问灵枢新解在哪

在内经板块

贾洪昶 发表于 2016-1-14 13:35:27

{:1_483:}{:1_483:}{:1_483:}

贾洪昶 发表于 2016-1-14 13:35:51

{:1_483:}{:1_483:}{:1_483:}

贾洪昶 发表于 2016-1-14 13:36:13

{:1_483:}{:1_483:}{:1_483:}

贾洪昶 发表于 2016-1-14 13:36:32

{:1_483:}{:1_483:}{:1_483:}

吴嘉业 发表于 2016-3-31 23:51:40

王庶 发表于 2016-1-13 08:18
在内经板块

谢谢{:1_394:}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6 18:29:58

了解一下。

转身已是天涯 发表于 2017-7-17 21:11:38

了解一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迎寸口脉法的伪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