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6-1-23 13:04:48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两个技术性问题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1-23 13:34 编辑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两个技术性问题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还存在两个巨大的疑点,基本上是无解的。那就是人迎脉究竟该在哪个部位的问题,存在两种说法,一说在颈部人迎动脉,一说在左桡动脉寸口关前。按照遵循这套脉法的学者,都非常重视的《灵枢终始第九篇》所言: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终始篇第九,历来是人迎寸口脉法的重要依据,因为通篇强调脉口人迎的脉法。但奇怪的是,不管是认为人迎在颈部,还是在左寸的,都以这篇为依据。
问题就出在这一段。对于平人的定义,从《素问平人气象论》的脉口应四时到这里一变而成脉口人迎应四时,多出了人迎二字。关键还不在这里,在于后面一句话: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称”字在这段出现了两次:形肉血气必相称也;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这句具体意思指的是少气,所表现在脉口人迎的脉气“俱少”,而寸尺皆为不足(不称),也就是上文“形肉血气必相称”之平人的反面:不相称。
那么问题就在于,颈部人迎脉本身是不分寸尺的,这样的句式,正说明这里的人迎是要分寸尺的,所以才会存在“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及《灵枢》之《终始》、《经脉》、《脉度》、《四时气》、《寒热病》、《禁脉》、《五色》等篇。
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人迎脉即颈总动脉,寸口脉即桡动脉,一般情况下,无论从解剖管径、血管的充盈度,还是脉搏跳动力量、血液流量,颈动脉是大于桡动脉的。如此说来,寸口脉是不能大于人迎脉的,而“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说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等,如何理解才合理?对此古今学者已有探讨,如:
清·何梦瑶《医碥·卷之五·四诊 切脉·人迎气口》记载:“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
胡天雄先生《素问补识》云:“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理论上虽如此说,但事实上盛大几倍,并无客观标准。”
但是,文中“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显然又不是指的人迎脉口互相比较。因此,又有一种理解,是脉的指下长度。所以,此脉法除了部位理解的差异,还存在盛、倍、大、坚软、长短等不同的理解。同时,此脉法中提到的关格脉象,在难经中也是覆、溢脉的另名,因此,理解为脉长,也是颇有道理的,完全能够解释这个脉法。

谢春山 发表于 2016-2-4 16:39:40

“不称”中的“称”一定是第四声吗?不可以是称呼的称一声?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18 22:03:33

了解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两个技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