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6-6-11 23:03:39

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经》演变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6-11 23:13 编辑

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经》演变
一、从各种版本的《针经》到《灵枢》
孙思邈在《千金论大医业习》中提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府、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这里提到的《黄帝针经》,在《隋志》曰:“《黄帝针经》九卷(梁有《黄帝针灸经》十二卷,徐悦、龙衔素《针经并孔穴暇蟆图》三卷,《杂针经》四卷,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曹氏灸方》七卷,秦承祖《偃侧杂针灸经》三卷,亡。)” 自后汉涪翁以来,有涪翁《针经》开始,无论《黄帝内经》是否存在针灸的内容,都没有任何“灵枢”存在的影子,其后无论是流传海外的名著《甲乙经》、还是《赤乌神针经》还是《铜人针灸经》,在“灵枢”之名出现以后的地位,并没有突出《灵枢》的高大。也就是说,在《灵枢》书名出现之前,有着名为《针经》的书很多种,在其出现以后,其地位并非一如当今这般高大,这实在是很奇怪的事情。 从梁《七录》到《隋志》再到孙思邈《千金》,并没有《灵枢》的影子。而后世一概强行以为凡九卷的针经便是《灵枢》,牵强附会是显而易见的,《宋志》中有《黄帝灵枢经》九卷与 《黄帝针经》九卷并存,正说明二者由齐梁乃至唐宋,并非一书。 北宋谈及《针经》的《太平圣惠方》以及《政和圣济总录》皆称《铜人针灸经》而不提《灵枢》。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献《黄帝针经》,然后中国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针经》(《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纪》说:“元祐八年正月庚子,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但是《圣济总录》却是1111年开始编写,里面提到针灸的时候,说:“凡针灸腧穴。并根据铜人经。及黄帝三部针灸经参定。各随经络编次。复撮其疗病要穴。分门开具。又禁忌报针法。附于卷末。庶临病易于讨论。”却根本不提早已颁行天下的《黄帝针经》,也根本不提同时存在的《灵枢》,可见其地位并非如现在认为的有如针经之祖。 1057年-1069年的校正医书局,当时只存有《灵枢》,所以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他们进书表中所列举的书名只有《灵枢》而没有《针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神气乃平”句下的《新校正》说道:“据今《素问》注中引《针经》多称《灵枢》之文,《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 而《黄帝针经》颁行之后,就有了《宋志》里面的两部书:《黄帝灵枢经》九卷《黄帝针经》九卷 。这恐怕只能说明,宋代医官,尤其是《圣惠方》《圣济总录》的编者们,并不都像林亿等认为《灵枢》就是《针经》,否则何须二书并存。再看林亿的理由: 王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称为“《灵枢经》曰”;在《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句下的注文,也引用了同样的一段文字,却称为“《针经》曰”。《新校正》认为这是王冰指《灵枢》作《针经》的证据。《新校正》说道:“详此注引《针经》曰,与《三部九候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 《灵枢》为《针经》也。”可见《灵枢》这一名称,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王冰时代才能出现的。 这段里面,除了说明《灵枢》是王冰时才出现的名称为确,而因为《针经》与《灵枢》有着相同的一句话,便为同一本书,实在是太难以成立,他们不可以相互摘录么?因此,宋代才会《针经》是《针经》,《灵枢》是《灵枢》,除了表现出根本不认为二书为同一书之外,《太平圣惠方》以及《圣济总录》提到的《针经》是唐代所作《铜人针灸经》,并且讲到针灸还需依据《甲乙经》,说明在其意识中,当时尚存在的《灵枢》根本不是重要著作,实际上,从唐代针科博士的教材《赤乌神针经》一直到整个北宋,都并不重视《灵枢》,甚至苏轼还极力反对高丽用《黄帝针经》来换《册府元龟》。更为奇怪是的,高丽所献《黄帝针经》颁布于天下,到了史崧修改《灵枢》之后便已经毫无影子,想来是被《灵枢》吞并了。史崧家藏《灵枢》与高丽所献《针经》内容上何种关系既不可考,反倒是史崧修改《灵枢》之后,才可能有了密切关系,唯一的可能是《黄帝针经》已经被完全编进了史崧版《灵枢》。拿着史崧版《灵枢》去考据其与宋代《黄帝针经》的相似性,完全漠视二书并非一书而曾经同时存在的历史。 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於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钞出之,名为古书,未知孰是。 李濂《医史》载元吕复《群经古方论》曰:《内经》,《灵枢》,汉、隋、唐志皆不录,隋有《针经》九卷,唐有灵宝注《黄帝九灵经》十二卷而已。或谓王冰以《九灵》更名为《灵枢》,又谓《九灵》尤详於针,故皇甫谧名之为《针经》。苟一经而二名,不应《唐志》别出《针经》十二卷,是《灵枢》不及《素问》之古,宋、元人已言之矣。近时杭世骏《道古堂集》亦有《灵枢经跋》,曰《七略》、《汉·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篇,皇甫谧以《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合十八篇当之。《隋书·经籍志》、《针经》九卷,《黄帝九灵》十二卷。是《九灵》自《九灵》,《针经》自《针经》,不可合而为一也。王冰以《九灵》名《灵枢》,不知其何所本。余观其文义浅短,与《素问》之言不类,又似窃取《素问》而铺张之。其为王冰所伪托可知。后人莫有传其书者。至宋绍兴中,锦官史崧乃云家藏旧本《灵枢》九卷,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是此书至宋中世而始出,未经高保衡、林亿等校定也。其中十二经水一篇,黄帝时无此名,冰特据身所见而妄臆度之云云。其考证尤为明晳。 由此可知,从唐代出现“灵枢”之书名,乃至整个北宋,对于《灵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现在,直到南宋史崧的《灵枢》之后,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谓长期传抄、书名不同等等,尽皆臆测。反倒是史崧版的《灵枢》“缺脱弥甚史崧取皇甫士安针灸甲乙经文补之”(周学海),一个唐代之后出现的书,宋代编辑的作品,反倒成了南北朝《甲乙经》的祖本。就连唐代所著、宋代所宗《铜人针灸经》的内容,也大不同于史崧版《灵枢》。我们除了一味的崇拜《灵枢》之外,是否需要思考,为何到了宋代,《灵枢》仅剩残本、《黄帝针经》得而复失,反倒是《甲乙》、《铜人针经》尽皆完好?而《黄帝针经》回归颁行以后,为何又不被重视推荐? 二、针经的不同阶段 从上可知,即便伪《甲乙序》所提到的《针经》,也是在《灵枢》出现之前。二者真正混为一谈,是在宋代史崧版《灵枢》混编以后。今本史崧版《灵枢》虽然是混编,历唐宋发展乃至吸收之前所有的针经类资料,其时代特征的内容,依然可以体现出针灸学术演化的几个阶段。
第一,前九针时代,是从砭石时代(扁鹊医经),发展到镵石针艾的并用阶段,即秦汉之际; 《扁鹊仓公列传》可知仓公时,仍然是砭灸与针刺同时存在的时期。《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第二、九针、微针的出现,淘汰砭石(勿用砭石、欲以微针)的阶段。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汤液醪醴论》的时代较早,因其称镵石针艾治其外,是针石并用的时代,而九针时代是“勿用砭石、欲以微针”,所以《移精变气论》是晚于《汤液醪醴论》的。由此可知,针刺是治其外的,有着两种含义:1、外治法的治外病,2、外治法的治里病。
这个时代,便是所谓真正的《黄帝内外经》诞生的西汉晚期,并且王莽新朝覆灭时天禄阁焚毁一概失传,最后被伪甲乙序用《素问》《针经》冒名顶替了《黄帝内经》,其中少量保存了汉代时所集成文本,南北朝全元起辑复医经甚至还保留了多处早已淘汰的砭石描述,唐代王冰大量增改而成《素问》,南宋史崧大量增改而成今本《灵枢》冒名顶替了《针经》。《汉志》之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史志,均未出现过所谓《内经》的记载。因此现存的《黄帝内经》的冒牌性质,板上钉钉。除此以外,医经的内外之分,恐怕针经之类也不能叫做“内经”反而该是“外经”。
《小针》九篇最初写作的重要意义。而这个时代是西汉晚期,李柱国校医书,及涪翁写作的《针经》,同时经脉依然继承了扁鹊十一脉,而非十二脉。十一脉的内容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本输》等内容可见。而在九针出现以后,由于解剖学的传授不能同步,导致了“针能杀人”而倡导灸法的《小品》《外台》,以及由于外科术感染的问题难以解决(可见于痈疽篇以及刘涓子),直接导致了外科术的没落,使得九针之术,逐渐演变为以毫针为主的针刺之术,并且发展出越来越多花式手法。 第三、十二经脉的两个阶段
由于十二地支在东汉进入历法纪年的事件,使得地支十二的概念地位抬高影响所及,打破了天六地五的“数之常”,约在《难经》时代,手少阴心主脉别出手少阴到小指,而有了十二脉。由于《难经》因残本而经过了南北朝的辑复,所以已经无法判断十二脉出现的具体时间,大致范围东汉中晚期到南北朝出现《素问》以后,即出现《十二官相使》或《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概念之时,约两百余年时间或更长时间,存在一个“心独无腧”的十二脉阶段,也就是手少阴心脉,没有穴位,直到孙思邈写作《千金》之中的脉针法,依然是使用心主与小肠为表里,同时三焦为孤府,没有与之相表里的心包或心包络名称。心包络的出现便应在唐代孙思邈之后。十二官的概念与经脉理论并不相应,因此最终出现心包络,本非指代脏器结构,而是络脉的名称,最后变成与三焦相表里的心包。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行变为天道,逐渐有了五行一统理论的需求,诸如本草药之五味,天有六气也变为天有五行,就连六府有六腧也强行变成了五腧穴,直接导致了五藏六府理论的来历“不明”,通以五行解释基础理论,是医学理论巨变时期。
原先十一脉时期的手少阴心主之脉的五腧穴,最终变成心包脉的五腧穴,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有了小指手少阴的穴位,于是从十一脉时期的“五藏有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就变成了五六三十腧。这样,十二经脉唐代以后正式完成定名,二十五腧也变成了三十腧,藏府腧穴就从六十一腧穴变成六十六腧。
第四、从是动则病到人迎寸口脉法
古脉诊法从是动则病的分经遍诊法,到南北朝辑复本《难经》“独取寸口”,尤其到后来完全标榜王叔和《脉经》,同时完全漠视早于王叔和《脉经》的诸家《脉经》,而有的“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左阳右阴”的脉法,必然是人迎脉属阳以后的事情,然而吕广时“人迎动厥阴”则无此可能,直到孙思邈后之杨玄操在《难经注》指出吕广“误矣”,乃是以唐代所本去纠正南北朝(或三国时)吕广。
如此,十二经脉正式完成定名及穴位以后,才可能出现人迎寸口脉法的十二经表里分经取穴。这个时间不早于唐代孙思邈,孙思邈时无此脉法。
第五、仲夏与长夏
五时的问题,从陈延之《小品》时明确提出五时为仲夏,《铜人针灸经》五腧穴配五时亦称仲夏。王冰是注解“长夏”的第一人。《千金》则有各寄十八日的脾胃、季夏土,长夏,仲夏,乃至各寄十八日的肾并见,显然并非原作者所为。长夏出现的下限是王冰之前,上限是陈延之之后的全元起《素问》。而奇怪的是,直到北宋依然重视的《铜人针经》里面的仲夏并未被改为长夏。显然与当今所见的《甲乙经》不相符合,这说明《甲乙经》的五腧穴配时长夏,可能是在宋代或之后被改,否则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同时推荐二经不做任何说明,是难以理解的,必将造成学者的混乱,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第六、九针到毫针
王冰曰:“卫气留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石谓石针,则砭石也。今亦以䤵针代之。”䤵通铍。(《释音》䤵,音铍。)铍,《说文》“云劒也”。这说明砭石的确是被九针之一的铍针淘汰的。九针诞生以后,有了毫针的新局面新方法新理论,才算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针刺”的开始。
九针的用法: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除了鍉针可以“按脉致气”而是补法,毫针微以久留而养,更加是补法的标志物,其余七种针具,全都是泻法。而毫针的诞生除了可以用于所谓的补法,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以取痛痹”。这说明在九针诞生之时,毫针是为了治疗痛痹而设置的,那么长针是长一点的毫针--以取远痹。
自南北朝、隋唐代以后,诸家明堂百花齐放,穴位、经脉主病越来越多,针刺的使用范围便因此越来越广。这其实有着其必然的道理。针刺除了毫针的去痹止痛之外,的确可以延伸到内外妇儿。本来九针之中好几种都是外科术的工具,如取痼疾、破大脓、利机关之水,乃至还有筒针泻去腹水的用法。正因为外科术的没落,使得九针最后只剩下了毫针的理论和用途的扩展。但我们应该清楚,九针并非仅仅是毫针的应用,而曾经有着外科术,外科术是必须基于解剖学的。
到后来除了禁刺的内容,几乎便所有病都可以治疗。虽然如此,但临床中,实际还是痛痹居多。但这对于砭石和粗针来讲,的确是个巨大进步,可以治疗一些所谓的“虚证”。进而又有烧针、温针、燔针、淬刺,各种手段,以发汗或者对付“顽痹”。而“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就有了可以比较之处。为什么强调微针可养,便在于鑱石针,这些东西,是没有药物的滋补作用,反而是泻法偏多,尤其“卫气留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石谓石针,则砭石也。”是则微针晚于鑱石针艾并用时期,无疑。
对于虚性体质的患者治疗所采用工具或手法,是否恰当,是医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直到新的工具工具实现了这个“补法”,或者说,相对于砭石、粗针的泻法,至少不要放掉太多的“气血”。这是针经发展一条至关重要的主线变化,一切理论和操作受此影响极大。
微针出现时期经脉依然是十一脉。同时因为“膏肓”之膜原的发现,并因此有了内连藏府的经脉结构基础,同时这也是“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的宣言,因先秦巫医曾说过病在膏肓“不可治”。
对于穴位与经脉的联系,起初古人并不重视。从砭石时期的刺络放血而有的络脉最终变为络穴,从脉口穴到五藏有五腧、六府有六腧,穴位从四肢远端开始构建,因此穴位的进化,便是1、从脉到穴,2、再之有了经(所谓十二经之原),亦即所谓膜原,以及3、阿是穴,即解剖学上的皮筋骨的关节机关筋肉相连紧要之处或经验穴,乃至连这些也统统被超越,而最终成为“神气之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超越了结构而变成了功能的实现,但也因此导致穴位概念的玄虚抽象化。
由于古人未能发现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把这种功能归纳为“神气”和“血者神气”,甚至直接表达为气血。这种局限性并不能掩盖将近两千年前的经脉理论,是基于解剖生理学的惊人发现,虽然现在看起来其循环描述相对粗糙并且方向不一节奏混乱,但横向比较可以傲视全球。然而反观当今的学者,竟然拒不承认古典医经、针经的详细解剖描述说明,竭力将经脉理论拉向玄虚不可知,或者一味的搞什么“感传”研究的实验,一叶障目般无视古人对经脉有着“运行气血”循环系统的描述,“联络关节、主施运动”的经筋的运动系统,等等完全分类,专门浪费钱财研究无聊的感觉神经的感传。古人辛苦积累的解剖医学,到今天居然被中医大学的教材搞成了彻底的玄学,无疑是对先辈医学实践的高调抹黑。
各种体针或“全息”局部针法的存在便足以说明,当今的针刺实践依然处于理论的蒙昧时期。甚至还有某学术达人要“重构经脉理论”,不知是学者之福,还是又一次悲剧,拭目以待。

苏尧尧 发表于 2016-6-12 22:18:10

感恩师兄的分享

王庶 发表于 2016-6-12 22:25:23

苏尧尧 发表于 2016-6-12 22:18
感恩师兄的分享

文档一度崩溃,结果掉了些内容,想不起来将就了。

孟庆贺 发表于 2016-6-22 18:00:12

太有深度了,有才!

王庶 发表于 2016-6-23 19:02:38

孟庆贺 发表于 2016-6-22 18:00
太有深度了,有才!

{:1_428:}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6 18:06:35

了解一下。

转身已是天涯 发表于 2017-7-18 10:12:48

了解一下。

转身已是天涯 发表于 2017-7-18 10:13:05

{:1_483:}{:1_483:}{:1_483:}

转身已是天涯 发表于 2017-7-18 10:15:40

师兄好厉害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2 13:57:03

学习了{:1_4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经》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