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6-9-21 12:23:12

灵枢关于留针时间的三种主要依据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9-17 16:19 编辑

关于留针时间的三种主要依据留针时间古人其实有明确的规定,也存在一些模糊用语,比如:静以久留,微以久留。这个久到底是多久呢?一般 补法 是要“微以久留”而养的。这个久的判断 就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 气至,或者说是所谓的“得气”,就要出针,这个时间不确定 但肯定很短,另外 讲留针的具体时间的依据是在 灵枢十二经水。     《经水第十二》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从黄帝这一段提问,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所依据的论证, 首先把经脉比喻成经水,犹如自然界的河道,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以及 五藏六府的位置高下、大小、受谷气之多少,因此 刺灸的操作 依据就是这些。   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然后岐伯就把问题简化了,怎么简化的呢?天地不可度量,但人是可以度量的,外可以切循,也就是触诊,死了还可以解剖,这是解剖学了不是玄学。最终落实在血气之多少上面。因此这个气血多少,是从古代直观的解剖取得的 不一定很精确。   这两段已经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啥问题不知你们看出来没。 第一段 讲的是 水+血。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逐句分解水+神气=血、魂魄=血+气+气+血 ,六府受谷、受气,这个气实际是津液五谷精华,也就是水,二段岐伯没这么多弯弯绕 直接归纳为血气。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中的问题就是:水跑哪儿去了?没有水这个字了,也即是说 黄帝所说的水其实就是岐伯说的气。   接下来一大段 拿了国内各条著名河流来比喻经脉。足太阳外合清水、足少阳外合于渭水、足阳明外合于海水、足太阴外合于湖水、足少阴外合于汝水、足厥阴外合于渑水、手太阳外合于淮水,手少阳外合于漯水、手阳明外合于江水、手太阴外合于河水、手少阴外合济水、手心主外合于漳水。江河湖海,这是当时的地理知识,黄河长江都在内,而且也大概显示出了作者的地理特征,以秦地为中心。这种类比的意义仅仅在于可以参考下当时的水文环境。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这也出了问题,因为 小针前面几篇,讲到热证是不留针的,刺热者如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可见这个作者不是一个人。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六分是多少?一寸(2.3cm)是十分,才半寸1cm多就算深了么?这还是浅得很,所以这个六分不是一寸的六分。而是所刺之处的厚度六分,注意刺足阳明,古人的刺法取某经,是不用说穴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取足阳明就是冲阳,除非特别指出穴位,否则就是脉口穴。刺深六分,留十呼、十个呼吸完事,对付热壮的,啥叫热壮?高热发烧的,刺了就退烧,不用什么手法。六分就是过半,五分是一半,过半为深。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越来越浅,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手臂的阴阳经脉,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啥意思呢,这个离某处很近,可以理解为离心很近,但实际是离大脑中枢很近,气来疾,反应很快速,所以 刺的很浅 不过二分,并且留针不过一个呼吸,几乎等于不留针了。这是古法留针的规矩,古人留针是手不离针的叫做 著针勿斥。教你手持针不能放开,现在那个通用的留针方法人就走开了,不知是古文难懂还是大家都不爱看经典 或者看了也是白看 不知道啥意思。    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料)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这里严重了,说是留久了会脱气的,但是 出土的武威汉简,最长的留针有一个记录百二十呼,每分钟呼吸16次这个数据也就7-8分钟,现在怎么也半小时左右,那是为什么呢也有个依据叫做五十营。每天转五十圈,算起来一圈大概28.8分钟,所以留针半小时。    五十营 是鸿篇巨制,洋洋洒洒,营气行、卫气行等等还有解释好几篇说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另一篇与五十营有关的章句。    灵枢根结第五原文: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灵枢根结第五这一篇当中 提出了好几概念 也很重要的一篇 但是都不太靠谱,比如 进入标题的根结概念,以及 文中提到的 关阖枢被误会为开阖枢的概念 现在还被人用开阖枢来解伤寒,接下来就是这一段五十营。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第一句,明确提出,一日一夜五十营,看起来好像是五十营的那个概念。如果不是这个数呢 你就发狂了,或者病了。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接下来解释五十营,所谓五十营,就是五藏皆受气,被营养了,具体呢,就是要持脉口,接下来大跌眼镜。他说的是五十动,不一代这是脉象没有更代没有脉象的变化,就说明五藏的营气是正常受气的,接下去简单了 简单的规定四十动如何 三十、二十、十,都是讲的脉搏次数。最后一句 五十动 五十个脉动没有出现代脉就叫做常=平人    这与五十营,分明是不同的概念!显然这篇的作者不明觉厉的把一日一夜五十营与这里的五十动混为一谈。所以 第一句 一日一夜五十营,根本就不是一日一夜五十圈的意思。而只能理解为 一日夜之中 五藏受气都以五十动来判断是否受气、是否受营,至于作者所确定的一藏、二藏无气这种分类,是不是有道理还待验证,不过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理学知识去验证一下。以一个体重60公斤总血量约4000毫升、每搏输出量为80毫升(每项数据取其平均值)的成人为例,其血液循环一周所需时间约为:4000/80=50次脉动。因此,五十动很接近现代医学血液大循环周期,约40多秒。    若乎八尺之士,手阴脉从心至手,为4尺,臂展8尺;从手回心上头(相当于肺循环)5尺;从头走足为足阳经,8尺;算上脚板来回约1尺,阴脉回心是7+1=8尺;总共4+5+8+8=25尺。    五十动25尺则每2动一尺。因此,呼吸定息,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16-20次,呼吸率与脉率之比约为1:4。一息5至,则气行2尺半,五十动行25尺。而不是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五十动才走6尺,说五藏在六尺就都受气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一呼吸气行6寸的数据不对,是凑出来的。以此计算结果,大约10-12次呼吸,脉动约50次,为一周脉。这是扁鹊脉法五十投、五十度,灵枢叫做五十动,关键是又被叫做“五十营”,但它与五十营是两回事。这也就是说古人把五十动搞成了五十营,是从扁鹊脉法来的。 以上是三种留针的依据,当然关于留针还有其他的说法,大约有七八种情况,略过。    唐代以前,大约当东汉至六朝之间,就存在这个扁鹊脉法五十动的数据,而古人又是如何观察到五十动的周期的呢?他们没有精确的每搏输出量,总血容量到时可能有,每搏输出需要精密仪器和心脏搏动的知识,他们怎么得出这个数据的百思不得解。我甚至怀疑这个数据来源于一个更高的文明,希望各位能找到一个合理解释。实际上关于大循环一周的时间,现代医学似乎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据说生理卫生讲的是20多秒,显然不如五十动靠谱。2013初稿 201609二稿

来源: 灵枢关于留针时间的三种主要依据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10:19:45

了解一下。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3 08:44:00

学习{:1_4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枢关于留针时间的三种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