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4-11-29 15:49:44

五苦六辛

《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五苦六辛:《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但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


《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日,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


按班固的观念,这里的五苦六辛,与天六地五,存在着同构关系。苦辛,也是阴阳之分,所以才配以五六之阴阳、天地,才能与“寒温”、“浅深”、“味气”、“水火”、“寒热”并列而论。


因此,苦辛之味,非针对藏府,或者药物有五种苦、六种辛,仅仅是阴阳之分。




孙悟空 发表于 2017-9-26 14:34:14

辩五苦六辛,辩阴阳的代词

知母当归 发表于 2018-1-25 00:00:10

以苦借指地之味,以辛借指天之气,五苦六辛实指药物的气味

淡淡的竹枝 发表于 2015-4-8 10:20:41

张从正也从五脏六腑提到了阴阳,看来把五苦六辛解释为阴阳确实有道理

zzwzc111 发表于 2015-4-23 11:13:15

五苦六辛进而对应五脏六腑,也是醉了。
绝大部分药物的作用明显不会针对单一某脏腑,而是针对很多器官都有作用。

我爱中医 发表于 2015-5-8 17:52:43

祖先为啥不搞出个清晰的理论体系来啊,搞得后世莫衷一是。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6-4 09:21:46

学习了……

无根水 发表于 2015-7-27 20:00:21

谢谢师兄分享!学习了!

高辉 发表于 2015-8-2 17:09:58

{:1_483:}谢谢老师的分享

谛听 发表于 2015-8-5 21:58:15

学习了 王老师辛苦

高凉一地蟹 发表于 2015-12-24 17:34:27

五苦六辛………五运六气………中国人对数字的………目眩

山东好汉 发表于 2016-2-5 21:21:05

{:1_394:}{:1_398:}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五苦六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