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4-11-29 18:35:46

关于“见肝之病”之治未病理论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4-12-20 19:02 编辑

宋 金匮要略 卷上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洪武本为:“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个意思,是肝病会传给脾,因此为了预防(治未病),所以要先实脾(补脾),这样就预防了传变。但是,下文又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四季脾旺不受邪,不用补。那到底会不会传变给脾呢?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接下来中工不晓相传,说明还是要传的,与脾不受邪、心不受邪是矛盾的。


第三个问题: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这一句,说的是为了治疗肝虚,解释为什么补(实)脾,就会治疗肝虚病。这与预防肝病传脾,完全是不同的意思,根本没有为了预防传脾的意思。无论是宋本“故实脾,则肝自愈”,还是洪武本“肝气盛则肝自愈”,说明目的主要是为了肝病愈,而不是为了预防脾病,那么按照五行生克,肝病其实可以考虑的途径有好几种:

1、直接去泻肺金,2、补水生木;3、1、2两种同时使用;4、按照金匮说的补脾土绕一圈来影响肝,但这一招显然与补水矛盾,并且,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有何依据?


第四个问题:似乎肝虚之病,直接补肝,还是不行的,非得去补脾?转一圈,传到了肺,使肺气金气不行等等,然后肝气盛。直接泻肺,看来也是不行的了。直接补肾水生肝木也不行?否则为何强调补脾呢?还是因为肝病只能霸道的传脾而不能传其他?还是因为脾是后天之本?那么,啥病都可以归到脾。


第五个问题:肝气旺了,会不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脾气土气被克,不仅如此,中间还一系列的肾气微弱、心火气盛、肺被伤……不知道五行辨证如何处理好这类问题。


第六个问题:既然这个说的是肝虚病,既然肝虚,又怎么会传给脾呢?这里的逻辑显然是,因为某一行气盛,而克制了相克的次序发生系列传变,其解释显然依循此相克的规则。由此而来的问题是:


第七个问题:会不会发生乘侮?要不要参考胜复?年之所加?二合化、三合化?


第八个问题:貌似补法仅仅用于本位,而不发生相生的传变?比如,补了脾以后金旺,金旺则水盛,水盛则生木盛,同时金旺克木而木衰?问君如何置?

桑楚 发表于 2017-6-23 16:56:17

这个应该是后人加进去的吧

大脸哥 发表于 2016-10-31 14:33:40

这个圈圈绕死个人哩 泻南补北

吴嘉业 发表于 2015-4-18 00:33:47

真的值得思考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4-18 16:03:22

值得思考!

王敏 发表于 2015-4-23 13:56:16

思考中,这么多问题

逍遥丸子 发表于 2015-4-25 11:34:12

这是脏腑论啊               

大道平常 发表于 2015-4-25 19:02:12

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去自圆其说

大道平常 发表于 2015-4-25 19:03:06

中医难学与被病诟与此有脱不了的关系

大道平常 发表于 2015-4-25 19:07:55

脏腑论有点类似西医的分系统解剖,已经脱离了整体论

姚婵 发表于 2015-4-26 19:23:22

问得好,必须赞

谢雨吟 发表于 2015-5-2 22:28:40

看来五行这个圈圈确实跳不出来。这样的话,不如不要跳进去。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见肝之病”之治未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