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6-11-30 21:14:30

食治:五苦欲补泻的比较以及修正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12-22 13:09 编辑

五苦欲补泻的比较以及修正参考书:【千金食治】【藏气法时论】【辅行诀】【至真要大论】【太素调食】 1、肝【千金】:肝苦急,急者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禁当风。)【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辅行诀】: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2、心【千金】:心苦缓,缓者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甘泻之,禁温食厚衣。【藏气法时论】: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辅行诀】: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3、脾【千金】:脾苦湿,湿者(急)食苦(原作咸,据宋本素问改)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原作煖,据素问改)衣。【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辅行诀】: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4、肺【千金】:肺苦气,气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禁无寒饮食、寒衣。)【藏气法时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辅行诀】: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5、肾【千金】:肾苦燥,燥者急食辛以润之,开(开字原脱,据素问补)腠理,润致液气(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食(用)咸以泻之,无犯砧竈(灶)(焠㷘),无厚衣炙(热衣、温)食。【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辅行诀】: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修正理由如下 :
[*]千金食治与太素调食篇均为“食治”所举例子均为食物。【千金】:是以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食(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太素】: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 【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2、五苦(病)所宜:【千金食治】:肝病宜(则)食麻、犬肉、李、韭。(酸)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苦)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葵。(甘)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辛)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藿。(咸)【太素 调食】: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病所宜食,【千金】与【太素】同。3、五病所禁之食:【太素】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4、五味阴阳功能:【至真要大论】: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五味本为六味,无论至真要大论,还是藏气法时论,均不自觉提到“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六者。而至真要大论直接说“此六者”包括了“辛甘酸苦咸淡”六味,而两两对称对治。    故五欲之补泻,两两相对,五苦之五病各有其治,而五苦之小疾食治即可。六味变为五味的问题出在甘味上,于是甘味不知所云版本混乱乃是思维混乱所致,其对治法由对治滑向生克所致双重标准,脾的标准与其余四脏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因此六味皆相对:辛散酸收、甘缓(滋)淡急(渗泄);咸软(润、濡)苦坚(燥); 修正食治经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苦以坚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淡泻之。脾苦湿,急食淡以渗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辛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咸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大脸哥 发表于 2016-12-1 14:24:23

木克于土,土克于水…… 是不是应该去掉于啊,于字不是有被动的意思了,反过来了就。
刚明白了五欲和五苦分别是常态与病态,问题马上又来了,“肝欲散,心欲软,脾欲软,肺欲收,肾欲坚”又咋理解,为啥他们的常态是这样的捏?

王庶 发表于 2016-12-1 10:41:23

五苦错文的根源在于五味与五苦(病)的配属变化:【太素】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肝者,木也。甘者,土也。宜食甘者,木克于土,以所克资肝也。平按:《素问》无“饭”字。“枣”下《灵枢》《素问》均有“葵”字。   心色赤,宜食酸,麻、犬肉、李,皆酸;   心者,火也。酸者,木也。木生心也,以母资子也。 平按:“食酸”下,《素问》有“小豆”二字。新校正云:“《太素》小豆作麻。”应依新校正补入。“犬肉”下,《灵枢》有“麻”字。“李”下《素问》、《灵枢》均有“韭”字。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皆咸;   脾者,土也。咸者,水也。土克于水,水味咸也,故食咸以资于脾也。平按:“栗”下,《素问》、《灵枢》均有“藿”字。《素问》此段在“肺色白”段之下。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 肺者,金也。苦者,火也。火克于金也,以能克为资也。平按:“杏”下《素问》、《灵枢》均有“薤”字。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   肾者,水也。辛者,金也。金生于水,以母资子。 平按:“桃”下《素问》、《灵枢》均有“葱”字。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麻(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也就是说,除了从六味两两相对的对治,省略淡味的渗泄(或云并入甘味以附会五行)的问题外,五味与五藏五苦的配属发生规则改变,并且采用多重标准,如 :肝对应甘,木克土,以所克为资;心对应酸,木生火,为母生子为资;肺对应苦,火克金,以能克为资;脾对应咸,土克水,以所克为资;肾对应辛,金生水,以母生为资。故此五苦所用所资,存在三重标准即:所克为资(肝脾);母生子为资(心、肾);而肺独以被克为资。 所以千金、素问、辅行诀,三个版本都体现出不同的逻辑混乱。经过调整以后呈现出逻辑一致性,并且更接近西汉晚期“天道六”的规则思维以六味对治为用,避免陷入五行生克的双重或多重标准导致的混乱。




王庶 发表于 2016-12-1 16:12:22

【太素】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千金】黄帝问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乎?伯高对曰:夫食风者则有灵而延寿(轻举,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苦,(脾土)黄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


甘走肉--柔润、缓=脾欲缓(脾气散津);苦走骨--肾欲坚(燥而泄);咸走血--心欲耎(胃中汁注之);酸走筋--肺欲收(其气涩以收、约束水道);辛走气--肝欲散。
酸走筋先走肝为收,收太过则欲散,故肝欲散;苦先走心故坚,则制衡之道为欲耎,故心欲耎以咸;辛走肺为气散,故肺欲收以酸;咸走肾为软,故肾欲坚以苦;五行理论为啥会出现双重标准,就是因为5数不对称,所以脾欲缓以甘其前提是淡渗(脾气散津),而甘味先走脾 、甘味又无对,所以不好办就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不同规则。现在把甘淡相对的秘史刨出来就可以解决这个不对称造成的多重标准问题,即脾欲缓必有淡,而后以甘缓之。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09:43:49

了解一下。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3 09:17:44

学习{:1_483:}

洪松博 发表于 2020-9-20 15:24:13

陈鑫鑫 发表于 2021-1-12 09:08:29

学习了{:1_4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治:五苦欲补泻的比较以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