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6-12-10 01:38:52

破解千古之谜:三焦别名胞

心包或心胞在唐代以前,未见其例。【脉经】经过唐代以后经脉理论修改,不做参照。 A、【千金】新雕本:时行病新汗解,勿冷水洗浴,损心胞,不能复。出自新雕版千金卷二十七养性、黄帝杂忌法,单独出现“心胞”一词,其余卷篇未见。 B、【病源】“心包”出现一次:心腹痛病诸候(凡七论)七、卒苦烦满叉胸胁痛欲死候此由手少阳之络脉虚,为风邪所乘故也。手少阳之脉,起小指次指之端,上循入缺盆, 布中,散络心包。风邪在其经,邪气迫于心络,心气不得宣畅,故烦满;乍上攻于胸,或 下引于胁,故烦满而叉胸胁痛也。若经久,邪气留连,搏于脏则成积,搏于腑则成聚也。 【病源】之心包出现在手少阳之脉描述其“散落心包”,仅此一处“心包”,殊为特异,当为后世所窜入。否则别处当有心包之病理论述。所谓“孤证不立”,则新雕千金与病源之“心胞”或“心包”均为孤例无可佐证。 C、【素问】无心包之说。 后汉初【白虎通】有“三焦者,包络府也”已证包络即三焦之名,三焦为孤府无合;心肺各两府为大小肠,并无心包之说。今复证如下。 一、胞字多义
[*]胞络指女子胞宫(子宫)络脉,如【千金】:产后未满百日,胞络恶血未尽。【病源】则更多,略。
[*]胞通脬,指膀胱:如:【病源】水行于小肠,入胞为小便。又,肾与膀胱俱主水,此二经为藏府,若内生大热,热气入小肠及胞,胞内热,故小便不通,令小腹胀满,气喘息也。 又,遗尿候肾与膀胱为表里,而俱主水,肾气通于阴;而小便,水液之下行者也。肾虚冷,冷气入胞,胞虚冷,不能制小便,故遗尿。 此胞可通脬,指膀胱。 3、肾名胞门【病源】妊娠候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气血和调,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脉也。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 二、【素问】之胞1、【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指子宫、胞宫。曰奇恒之府。2、【通评虚实论】暴痈筋软,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胞气不足,指膀胱经气不足。3、【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此处胞指胞宫,胞脉指胞宫之脉。胞脉闭,指经闭。4、【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 上下文为: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又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病源】胞转候胞转之病,由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还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内外壅胀不通,故为胞转。其状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 张仲景云:妇人本肥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 胞转或曰转胞,为小便不利不出之候,不得小便。 小肠与膀胱存在密切关系:【病源】小便不利候 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水行小肠,入胞为小便。热搏其脏,热气蕴积,水行则涩,故小便不利也。 即古人认为,水从小肠入膀胱,则必然会小肠移热于膀胱,例如下。 【病源】大小便不通候腑脏不和,荣卫不调,阴阳不相通,大小肠痞结,名曰关格。关格,故大小便不通。自有热结于大肠,则大便不通;热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今大小便不通者,是大小二肠受客热结聚,则大小便不通。此止客热暴结,非阴阳不通流,故不称关格,而直云大小便不通。 热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故小肠热可影响膀胱。则“胞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换为“肠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亦可讲得通,例如下。 【病源】尿血候血性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流散;而心主于血。小儿心藏有热,乘于血,血渗于小肠,故尿血也。 【病源】小便血候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 5、【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 胞痹,貌似指膀胱,但行文称“少腹、膀胱”“两髀”,皆为胞痹所及,不仅涩于小便,而又有“上为清涕”,故此胞未必便可直认膀胱。 6、【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也。详经注中胞字俱当作包,全本胞又作肌也。故杨上善将此处膀胱之胞络绝误会为心之胞络,可见心之胞络概念出自杨上善之前,孙思邈之后,其间约60年之久。 胞络绝而溲血,指的是尿路之胞络绝伤、出血。例如下。【病源】:虚劳尿血候劳伤而生客热,血渗于胞故也。血得温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胞而尿血也。 血淋者,是热之甚盛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府藏。其热甚者,血即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矣。 产后尿血候夫产伤损血气,血气则虚,而挟于热,搏于血,血得热流散,渗于胞,故血随尿出。 尿血,由劳伤经络而有热,热乘于血,血得热流溢,渗入于胞,故尿血也。 以上,胞或指代膀胱,然而未必尽然。 7、【奇病论】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胞络之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重身,妊也。故此处胞为子宫。 8、【大奇论】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 此胞为三焦别名。详见下。 9、【示从容论】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土(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这是脾与六府得特殊分类,名为至阴之类,皆为“土气”、土藏、中州,皆与至阴(脾)为一类。 而“胞”在“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这一句中十分独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除了脾藏,其余为五府加上“胞”,可见胞在此处与五府同一层级,说明一个重要问题: “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亦为脾与六府,只是胞与三焦置换,即提示了:三焦别名:胞。 所以【素问】再次印证了【白虎通】三焦者,包(胞)络府也。故而【素问】有云“胞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意即三焦移热于膀胱。 三焦与膀胱关系密切:   【病源】三焦病候:下焦之气,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主出而不内。【病源】热淋候: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亦有宿病淋,今得热而发者,其热甚则变尿血。【脉经】三焦……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千金】下焦如渎(渎者如沟,水决泄也),其气起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千金】膀胱府方 膀胱府脉论: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缓。急皮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千金】膀胱府方 三焦脉论:三焦名中清之府,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府,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营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在【千金】中,三焦不仅列在膀胱府篇下,且“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而“下焦如渎”与膀胱功能重合。 故,胞为六府之一的名称,即三焦别名胞。所以,才会有【素问】“胞移热于膀胱”、“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取决于胆”。 故“胞精不予”,三焦精气不足也。“胞痹”非独指膀胱,本为三焦之痹。因先以三焦名胞故,后膀胱亦名胞,乃无视了古医经中之胞曾经指代三焦。 因包络为三焦早期之名(参见【三焦概念演变】、【从络脉到心包】),而包络亦名胞络,故胞曾为三焦之名,胞络含义之一为包络,三焦为包络府、孤府。千古之谜,至此终结。

崔艺恒 发表于 2016-12-10 07:57:23

宫外孕破裂.子宫肌瘤蒂扭转...等等算不算妇人转胞...不是小便不利嘛~~......

王庶 发表于 2016-12-10 13:09:01

【气厥论】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必(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又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此段列举有:脾 胞膀胱小肠大肠胃胆。 【示从容论】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 【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土(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六节藏象论、示从容论、气厥论,为同一理论体系,即以脾+六府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均为土藏(府)。

渔跃龙渊 发表于 2016-12-10 20:31:24

学习了学习了

王庶 发表于 2016-12-19 22:23:20

【淫邪发梦】
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客于胃,则梦饮食;
客于大肠,则梦田野;
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
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
客于阴器,则梦接内;
客于项,则梦斩首;
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
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
客于胞䐈,则梦溲便。

胞䐈,千金作胞,无䐈字。可见,千金与灵枢,均把膀胱与胞,分置论述,未可以为同义。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09:42:20

了解一下。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3 09:27:55

学习{:1_483:}

勇倍吾 发表于 2020-9-3 21:54:00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20-11-20 06:27:35

学习{:1_483:}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20-11-25 05:55:37

{:1_483:}{:1_483:}{:1_48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破解千古之谜:三焦别名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