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新人 发表于 2018-1-1 13:36:33

气街四海的内外关系

气 街
气街的概念|气街的内容|气街与结、标部位对照表|气街理论的应用|
气街、四海,主要说明全身经络气血在上下分部中还有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关系。《灵枢·海论》说:“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即指十二经脉像水流一样汇通于四海。气街与十二经的标部相通,汇合于四海,故“海”是经络气血精神的最大集合体。1. 气街的概念
气街,是经气汇聚、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意指四肢末端是阴阳经会合之处,也是经气通行的大络脉,而头、胸、腹、胫四气街,是经气循行的径路,若气阻塞了小络脉,则四街径路就会开通,促使经气运行如常。当四末的邪气得以解除,则络脉又沟通,经气又从这里输转会合,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运行不息。头、胸、腹、背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是气街所在范围,因有头气街、胸气街、腹气街、胫气街之分。这些部位与标本、根结中所说的经气布散、归结于头、胸、腹、背部位相似,故气街可以认为与标本、根结中的“标”和“结”的范围相一致,是头、胸、腹(分上腹、下腹)及胫的横斜通道。2.气街的内容
气街部位有四。如《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头、胸、腹、胫四气街的具体部位是:
头气街 — 聚于脑部;
胸气街 — 聚于胸前及背俞穴(肺俞、厥阴俞、心俞);
腹气街 — 聚于背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和腹部脐旁的冲脉交会穴(肓俞、关元等);
胫气街 — 聚于少腹气冲穴、承山穴及踝上下的部位。4.气街理论的应用
气街理论,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位各有脉气汇合循行的通道,说明内脏与胸腹、背腰之间内外、前后相应。胸腹背腰部的腧穴,以背俞和募穴为代表,其功能作用有相似之处,既能治疗局部疾病,又能治疗相关内脏的疾病。手三阴经通于胸,相应内脏是肺、心、心包,其气输注汇聚于胸前及背俞;足三阴经通于腹,相应内脏是肝、脾、肾,其气输注汇聚于腹部及背俞。因此,胸腹内脏有病,便可选用胸腹部有关腧穴和背俞穴进行治疗。如临床上遇头痛、头晕疾患,可取头气街所在的百会、风池等穴治疗;胸满、咳喘,可取胸气街相应的腧穴中府、肺俞等穴治疗;腹痛腹泻,可取腹气街相应的腧穴中脘、天枢、胃俞、脾俞、大肠等穴治疗;下肢痿痹,可选用相应的气冲、伏兔、足三里、承山等穴治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街四海的内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