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5-1-9 08:57:53

藏府、经脉理论略谈

藏府、经脉理论略谈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脉、生理病理病机、诊断辨证、内外治法、本草方剂等,内容比较虚胖。先梳理一下藏象。《素问·五藏别论》对藏象理论有着完美的诠释:皆藏于阴而象于地。。。这是指藏象,指的藏,不包括府。正确解释藏象应为:藏于内、象于外。藏象理论讲藏府 、五藏六府,这个先秦理论已经有基础藏的定义 皆藏于阴而象于地、藏而不泻;府的定义: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故传化物而不藏。传化物,包括饮食,以及自身精气,包括内分泌胆汁之类。藏不藏,是相对而言。那么,藏府理论依据的不仅仅是五行,而是天六地五,所以 才有五藏六府。而直到唐代以前,称呼藏象,一般皆习惯为府藏,而不是藏府。天在前,地在后,有主次的区别;而后世一概改称为藏府,并且逐渐丢失了这个六的含义。基本上,为什么是六府,根本有没有解释。教材有没有?很多年没看教材,不知道现在是怎么应付的。因此,藏象理论,就演变为以五数为核心的五行论,对于六,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根本就莫名其妙。就算是如此,藏象的五大系统论,摆布一下。五大系统,以五藏象为核心。为: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此说还可商榷);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六腑为: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这一套理论,参考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就会发现,这一定是西汉后期以后的理论,原因是各家五行藏府配属的不一致,这个略过。从上一大段,可以发现,实际六府已经基本被表里关系统摄进了五藏系统,剩下一个三焦“孤府”,无表里关系。而古人早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一直想办法去解决,不能让其一直孤单下去,否则,岂非违背阴阳之理?五脏和六腑阴阳不对称,在十二官加了膻中《灵兰秘典论》,这个时候三焦是“孤”腑。到了经脉构建,别立心包——代心行令,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之后三焦到现在竟然成了千古之谜,大家争来争去。难道是经典很难读懂?三焦在难经交代的很清楚,几句话的事。原,三焦之尊号,十二经之原,就是三焦,加上经水篇,证据链完善。藏府理论实际已经完全构建了人体分类,从这个角度来讲,经脉理论完全是多余的,比如,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髓。没有遗漏,什么也不缺。对于内经,就是这样,但是外经不干。既然可以从内而外进行分类,从外而内,又何尝不可。十一脉、十五络,难道是摆设。对于实践外治法的医家,这不是难事。 五藏六府加起来正好十一,经脉也是十一,这个绝不是巧合,因为都是从天六地五来的。只要能够解释内外联系,就可以配属,本来经脉理论早期与藏府理论没有关联,但这个数字模式已经将二者绑在一起,经过一番思索,十一脉配属藏府,安排生理功能,于是产生了外经的小针九篇。如果说藏象理论偏重于内部生理解释,经脉理论偏重的是线性因果的联系观,这也难免后人把经脉理解为线条式结构,而经脉的内涵是“气血”。经脉从另一个角度,完全分类了结构与功能,并且联系了藏府,直到十二经脉完全定名以后,原先的藏府理论范围就萎缩了,二者就形成了内外对举的关系:经脉为外为表,藏府为内为里。 而这种分类,实际仍然不是完美的,因为存在着一个重大的交叉,就是三焦的问题,其定义是水液通道,而经脉的结构中,十二经水的部分,也是水液通道。怎么办呢?没办法。所以很多学者干脆直接漠视,把三焦搞得不能定义最好。 各自发展不是更好,不要交叉?没法不交叉,无论怎么分类,都不能避免,为什么,因为存在另一个重要概念内容,那就是气血。要解释体内水液循环代谢,以及三部的不同功能。 三焦的概念一开始就很独特,首先他是府,其次 三部分配不同功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同时统摄了三部所有藏府的概念。因此其独特在于,三焦几乎可以成为藏象概念之首,五藏六府都可以不谈,只谈三焦,这是可行的。所以这个三焦的概念和定义 实在是……令人无语,一会说他是水道,一会又统摄了津血的生化,中焦如沤,中焦的功能消化吸收,生化之源,气血之源。本来是讲水液也就是气的通道,然后又包括了血。 这个定义不是个很成功,但是大家用习惯了,也只好将就继续下去。基本上,六府之三焦与 后世单独而论之三焦,已经是不同的概念。这个是怎么发生的,在初始生理解释中,就已经出了问题。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发生了。 既然水液也交给经脉了三焦可以抽身,但是又没有去弥补。现在我们可以区别一下。六府之三焦,讲的是膜原结构也是经脉结构;三焦辨证之三焦 已经不是膜原结构,而是三部分类藏象,这个问题从没有人理清过。 所以 经脉理论完善以后,藏府理论萎缩变化,成为表里对举,而互相又有交叉,这个过程就这样。 20150108 @神农别院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6-29 21:18:36

学习了……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10:26:06

了解一下。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3 08:38:18

学习{:1_4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藏府、经脉理论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