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 发表于 2015-1-13 16:11:36

《灵枢营气第十六》新解 [原创]

《营气第十六》
原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甲乙作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项,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甲乙作膈),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原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这一篇不是问答,而是黄帝自顾自的演讲,营气的规律,五谷是最为宝贵的要素,也就是能吃才行啊,也即是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消化过程被简化了。
《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大家都知道,中焦有脾胃,还有肝胆,参与了消化的还有胰腺。有时肝又被归到下焦,这个不说。另外:
《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里又说的是先上输到脾,然后上归于肺,而本篇的流注,没有这个脾气散精的内容,否则流注得先是脾。问题在于,饮食入胃,包括了胃在内的小肠、大肠、肝胆等消化系统必须首先参与消化吸收,为何却被排在流注的后面?其次,既然营行脉内指的是血循环,则我们去了解血液循环的知识便可,何必再纠结于营气怎么流注的古人认知的具确切方式?按现代医学生理学来讲,吸收循环,并不是先注肺。先从肺开始算,那应该是偏重于含氧动脉血,道理则不无,是否符合实际,或者表述是否完全分类,才是问题。




《营气第十六》继续在《五十营》之后讲营气循行路线,从手太阴肺注手阳明大肠,再注足阳明胃、足太阴脾、上行至脾、从脾注心、循手少阴注手太阳小肠、上行合足太阳膀胱、下行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至心主、循心主脉、注手少阳三焦、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注于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注足厥阴、上行注肝、从肝上注肺或膈喉咽。其支别,入督脉而下,绕阴器,而上入腹至缺盆,再下注肺,复出太阴。可见,营气行,除了十二经脉、五藏、还有任督脉参与。并不完全是十二经流注。也就是说,具体问题出在肝经流注以后是直接到肺,还是到了膈以后上喉咙、颃颡、畜门,别出一支循督脉而下、任脉而上,再注肺的问题,或者二者并行,已经成了悬案。其实,悬案怕啥,总之众说不一,没法统一。
颃颡:
杨上善《太素·卷第八·经脉之一》注:“喉咙上孔名颃颡。”
张志聪《灵枢集注》:“颃颡在会厌之上,上腭与鼻相通之窍是也。”
颃颡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确定了颃颡,才能确定畜门:
畜,有养、止、容、起、顺、留,等意义,畜门,位于颃颡之窍以上,也就是咽喉以上,有一道门,有止、容的意义,那只能悬雍垂,鼻腔与咽部的关隘。畜门,也就是止门。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6-29 21:18:14

学习了……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10:26:33

了解一下。

日月山川 发表于 2020-8-13 08:37:46

学习{:1_4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枢营气第十六》新解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