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元 发表于 2015-1-14 22:31:22

从《辅行诀》看西汉时期经方医学之理论

本帖最后由 林树元 于 2015-1-14 22:34 编辑

    从《辅行诀》即可以看出,西汉时期经方医学体系主要包括两部份:以二旦四神升降为核心的外感热病理法,和以五藏苦欲补泻为核心的内伤杂病理法。
    1.以阴阳表里虚实为核心的外感热病理法    西汉经方家,对于外感热病,多以阴阳二旦及大小四神方治疗。如《辅行诀》载: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    “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此时,经方家对于外感天行热病之治疗,多从阴阳二旦为核心方剂,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了偏阳、偏升的青龙、玄武方,及偏阴、偏降的白虎、朱鸟方。然后虽有方剂,其亦未离以方对病的范畴,并没有完整辨证论治的体系,而只是简单地从阴阳表里寒热来进行归类。二旦,即是基于阴阳而分的;而阴阳二旦中,又以表里、虚寒来分大小。《辅行诀·八、二旦六神大小汤》:    小阳旦汤: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小阴旦汤:治天行[病]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比较小阳旦汤与小阴旦汤:小阳旦汤,治疗的是天行病中以“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这一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小阴旦汤,治疗的是天行病中以“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这一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西汉经方家,将天行病中,偏于寒的一类症候群以阳旦汤治疗,以偏于热的一类症候群以阴旦汤治疗。此为阴阳二纲。    比较大小阳旦汤:二者皆治疗天行热病中偏阴者,皆有恶风、自汗出,然后小阳旦汤,治疗的是以其中偏于表、偏于实者,故见身热、伴鼻鸣干呕,而大阳旦汤,治疗的是其中偏于里、偏于虚者,大阳旦汤证的“汗出不止”较小阳旦汤证的“自汗出”更虚,“恶风凉”较其“恶风”更寒,“腹中拘急、不欲食”较其“鼻鸣干呕”更里。    西汉时期的经方家,正是以阴阳表里这总极为朴素的分类法,对外感热病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归类,并以相应的方剂治疗的。这是辨证论治的初始状态,后世将之总结归类为“两纲六变”说或“八纲”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记载四神为“六神”,然实际上原书只有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四神方,至于书中的勾陈、腾蛇汤为张大昌所加,并非原书内容,第二段引文亦为左证。详细考证见后文。
    2.以五藏苦欲补泻为核心的内伤杂病理法    在内伤寒杂病中,西汉经方家参考经医派的“五藏苦欲”说,以五藏五行为核心,予以治疗。如《辅行诀·七、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    陶氏所说的“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其理论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的五脏苦欲补泻学说。而《辅行诀》中收录了《汤液经法》的大小五脏补泻方,以及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汤、建中补脾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都是基于此学说而生的。    可见,此时期经方的医学体系,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以阴阳二旦、四象升降为核心的外感天行治法,以及以五脏五行体系为核心的内伤劳损治法。其后,张仲景沿袭了这一传统,作《伤寒杂病论》,有“伤寒”与“杂病”两部分,因此给了后人“六经辨伤寒、藏府辨杂病”的错觉,其实,仲景只有“藏府辨杂病”之形,而实是“六经辨杂病”之神。

王庶 发表于 2015-1-15 13:44:47

藏气法时论篇有几个问题,1,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这个语序不符合汉代观念。其他篇章一般从东方春木开始。2,长夏一词的出现时间问题,两汉未见。3,飧泻一词,不早于难经五泄,无飧泻。甲乙经也未直接提出飧泻。因此,素问既不早于难经,也很难说明早于甲乙经。相反,他晚于甲乙经的地方可以罗列一堆。综上,五苦欲补泻问题,恐怕不能就此归于西汉。供林师兄参考。

林树元 发表于 2015-1-15 22:25:47

王庶 发表于 2015-1-15 13:44
藏气法时论篇有几个问题,1,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这个语序不符合汉代观念。其他篇章一般从东方春木开始。2 ...

你这个说法,语序啊什么的,很难说服我……“未见”,不代表没有,只能说没发现……

学如不及 发表于 2015-4-7 15:10:20

讨论交流,学习了

无患子 发表于 2015-4-9 16:05:46

讨论交流学习了

淡淡的竹枝 发表于 2015-4-15 20:28:22

{:3_52:}干货啊,学习了

淡淡的竹枝 发表于 2015-4-15 20:28:42

{:3_52:}干货啊,学习了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4-16 15:05:02

干货啊,学习了!

吴嘉业 发表于 2015-4-18 12:39:50

学习了,源流很重要

tankie 发表于 2015-4-22 09:21:25

中医好难 看不到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从《辅行诀》看西汉时期经方医学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