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元 发表于 2015-1-28 20:33:02

【经方的源流】访谈精华

本帖最后由 林树元 于 2015-4-8 14:36 编辑




【经方的起源与学习】

问:【什么是经方?如何学习经方呢?历代经方大家和经方著作有哪些可以让大家学习呢?】
答:【经方源流】什么是经方,在文章当中我已有论述,可以参考一下。经方的学习,首先我们还是主张从经方原作入手。从条文来理解三阴三阳的理论,若非仲景本身所述及的理论,不建议初学者涉猎。如三阴三阳,在《内经》当中有多套理论,有论经络者,有论运气者,有论四季阳气之升降者。然后世医家,有一些只是将其中的某套理论按在仲景头上,并非仲景原意,在临上就无法正真运用经方。所以,学伤寒,学经方,还是应该以仲景解仲景。历代经方家,皆有可取之处,亦有牵强之处。故我们不主张从后世医家入手学习经方。

答:【历代经方】经方在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极为顶盛的时期,当时以张仲景、华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家,都对经方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如陶弘景说:“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除了仲景,其它经方家的著作多已失传,但一些文献还保留在《千金》、《外台》、《医心方》等书中。所以,学习这些经方,有助于加深对仲景经方理法的理解。特别是《伤寒杂病论》历经战乱,早已成为残篇,很多方剂已经亡失。如《金匮·中风》篇,并无仲景的方剂保存下来,而经方中治疗此类病证,最为重要的就是续命汤类方。这时候,就需要去找寻《千金》、《外台》等书。而唐代,是经方的末法时代,《千金》、《外台》之后,就无真正意义上的经方著作了。宋代以后,都以医家自行发挥的为多,不推荐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


【经方书籍的理论体系框架】

问:【能否谈谈不同经方书籍的结构框架,以及学习经方从哪个进入最好?比如伤寒,金匮,外台,千金等的框架都不同。】
答:【经方书籍的框架】我在文章中已经提到,经方原有的框架包括“以阴阳表里虚实为核心的外感热病理法”和“以五藏苦欲补泻为核心的内伤杂病理法”等理论,极为朴素而简单,直至仲景,方有三阴三阳的理论体系,经方的理论方成熟。与仲景同时期的经方家,也各有发挥,但只有仲景理论能流传下来,这虽然有书藉文献流传的原因,但同时也是历史的选择。所以,经方只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三阴三阳。而《千金》与《外台》本身,并无成套的体系可言,只是经方的大汇集。所以,不论阅读何种经方文献,如《千金》、《外台》、《医心法》等,皆须从三阴三阳的理论框架来入手,从经方方根配伍的角度,剖析其中每一条经方的格局和理法。若无仲景的理论指导,则很容易迷失在海量的经方文献之中而找不到方向。

【经方与时方】

问:【对于“经方与时方合用”您怎么看?经方的历史源远流长,时方在某一个历史阶段统治了中医界,现在两者是处于怎样的状态呢?】
答:【经方合方】经方的每一个方,都是一套完整的格局和理法,一加一减,甚至是剂量的变动,都对原方的理法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并不提倡合方。如水气,有用越婢汤合五苓散者,然越婢汤宣散水气,针对风水泛溢在表;五苓散利水解表,针对淡饮停聚在里。一发表、一渗里,津液的走向完全不同。若合方,则对原方皆有掣肘。风水者,若用五苓则水饮入里而无处宣发;淡饮者,若用越婢汤,则里饮可于体内攻溢无度。只有表上有水津停聚,里气有淡饮内停,则方可表里同治,然此时亦有小青龙汤对治,自无需如此合方。至于经方与时方的解合,并非完合不可,但从自身学术发展上来说,并无明显好处,故我个人并不推荐。

答:【经方与时方的优势】时方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甚至是时至今日,都处于统治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需要强调的是,经方与时方,并无褒贬之分,只是理论基础不同。且很多时方,亦是从经方中发展出来。现今中医界,还是以时方的运用为多。所以,提倡经方,是为往圣继绝学,因为经方真正的是门很美很美的学问。经方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的重视,如黄煌老师、李赛美老师对经方的推广都做了很多事情。经方在今后的十至二十年,一定会迎来极大的发展。

【经方的进阶阶段】

问:【可以分享您进步的方法吗?请问您认为学习经方应该经历几个什么阶段呢?】
答:【经方的学习阶段】我的学习经历大致如下:
1、广泛阅读了《伤寒论》和《金匮》的注家著作,对《伤寒》各家的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经方的理法并不明晰;
2、仔细研究了钱塘医派的《伤寒》三阴三阳标本中气理论,然临床运用上,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经方临证;
3、从脉法入手,得入经方临证之门,有所收获;
4、受恩师教导,从《伤寒》、《金匮》的原文入手,对三阴三阳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在临证上运用经方原方,有了进一步的收获。

【仲景的用药特点】

问:【根据您的经验,您能否和大家说说“张仲景”张老师用药的特点是什么?】
答:【仲景的用药特点】经方用药的特点有很多,主要的是如下三点:
1、重表里:仲景全书贯穿着对表里治则的重视,如有表者先解表;表里俱实者,先解表后攻里;半表里者,不可汗下,当和解其中;里虚为急而兼表者,先救里而后解表等。而解表药中,又有悍勇宣散通泄之麻黄、辛温煦越解肌之桂枝、补津散水解表之生姜等不同。
2、保胃气:胃气是一身之根本,“姜、草、枣”则是经方最重要的方根。
3、存津液:《伤寒》一书,极重津液之输布离合,津液之流存,如芍药、炙甘草、人参等应用等,如承气类方之急下存阴。
4、和营卫:仲景极为重视营卫之谐和,从大范围上来说,不只是桂枝汤,大多数方剂,皆不离营卫之调和。

【经方的治病思路】

问:【经方的治病思路是不是这样:根据诸证状归纳归类病位,病性,病机,再根据这个目标来选定经方?】
答:【经方的治病思路】从大体上来说,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环节。我得益于恩师许家栋先生的教导,在临床上运用经方大概是如下的步骤。采集四诊资料——分析病机——了解津液的输布离合趋势——得出三阴三阳的辨证结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营卫循行等等)——定出主要病机所对应的方根——选定经方

【经方的疗效】

问:【经方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但放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还有以前那么好的疗效吗?我们在学习经方的时候该如何记忆和理解呢?背方歌是个好方法吗?】
答:【经方的疗效】正因为经方的历史悠久,所以它是最经得起临床检验的。近两千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医学者,对经方进行了精彩绝纶的演绎。时至今日,经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沉难重病,疗效确切,这是业界所公认的。

答:【经方的记忆】经方的配伍很简单,药味多不过十味,切皆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类方入手,对经方进行理解和记忆。如桂枝汤类方,配伍均不离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兼有津伤则加葛根,是为桂枝加葛根汤;兼有太阴里虚和水饮轻证则加黄芪,是为桂枝加黄芪汤;兼有少阴卫表不足则加附子,是为桂枝加附子汤。如此,不但能记忆下一大类方,更能对经方中最重要的三阴三阳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问:【对于“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根据您的理解,能否与大家稍作分享?】
答:【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体系,是对病机、病位、病性、病态的高度总结与概括,足以包纳临证百病,并非单纯治疗寒病,而温病一类的病证,亦包含在内。临床现实是,只要真正的三阴三阳理法进行辨证,经方足以治疗温病。而温病学家,也多是从自身的角度,对阳明病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细分,与经方并不冲突。

【经方学习与应用的警示】

问:【您对经方爱好者学习中医有什么提醒?】
答:提醒不敢说,从我们自己的学习体会来说,经方学习最重要的是:以原文为出发点,以仲景原文解经方理法,做到解条文无一字无出处、解方剂无一字无来历。

问:【在用经典经方治病的时候怎么能保证100%的命中率呢?】
答:我没有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没有权利回答这个问题,

【经方治湿邪】

问:【中医里面,是不是湿气最难去除?】
答:【湿邪为患】湿气确实较为顽固,要花很多功夫,特别是湿与热相结的湿热类病证,如油入面、顽固难愈。经方治疗此类病证,有湿热在中之泻心类方,有湿热在下之栝蒌瞿麦丸,有湿热在里、薰蒸于外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有湿热在表之麻杏苡甘汤,有表里湿热之芪芍桂酒汤,皆可选用。

【头晕病机解析】

问:【上午如常人,近午头晕,下午晚上晕甚,是何道理。】
答:【头晕的原因】头晕,有血虚不能濡养者,有水饮向上冲逆者,有气火向上攻冲者,有水热向上熏蒸者,有表邪不解津血不养者,每一种情况都不一样,需结合具体情况辨证。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5-20 19:32:49

再次学习,百读不厌!

钟蒋騠 发表于 2015-4-3 14:26:19

学习了   谢谢师兄分享   赞

学如不及 发表于 2015-4-7 08:32:36

林医生的讲解,娓娓道来,学习了!

淡淡的竹枝 发表于 2015-4-8 10:23:31

讲的很精彩,学习了

是非 发表于 2015-4-9 10:33:15

在微博上看过了,非常精彩。

薛蓉 发表于 2015-4-9 14:22:18

再次温习又是一番感受,非常感谢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4-17 14:29:49

学习了,感谢分享。

我爱中医 发表于 2015-5-8 18:59:59

谢谢分享。认真学习。

文善学经方 发表于 2015-5-20 14:45:09

学习了,谢分享。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的源流】访谈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