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5276|回复: 9

略论《素问热论》六经分病与伤寒六病以及所谓“六经实质”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456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5-10-5 15: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5-10-5 16:18 编辑

略论《素问热论》六经分病与伤寒六病以及所谓“六经实质”


    关于六经,指的是伤寒论所提及之三阳三阴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这是六大类病证的分类,每每被中医学者牵扯经脉,于是,太阳病的定义就变成了太阳经脉病,并且是足太阳经脉病。
    并且引经据典:《伤寒论》头一条就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与《素问•热论》的“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相呼应,是同一病理反应。
    但是不要忘了,太阳病的根本特征,是发热恶寒发于表,至于有没有头项强痛,根本不是充分条件。请问,发热恶寒,是某一条经脉决定的吗?是某一条经脉的病理吗?人体营卫不和的发热恶寒表证 ,能归为某一条经脉,而其他经脉可以统统不参与?
    又曰:《伤寒论》多处谈经络与传经。例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没有经脉就无法针刺阳明。
    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这个经,是经脉吗?这里,某个时间段头痛自愈,即经尽,讲的是这个太阳病的自限性期限,这个时间到了,欲作再经者,这是说这个太阳病要传到其他病,再作经,意为再作病,使经不传,即使病不传,所以,“经”在这里等于病。
如果说“没有经脉就无法针刺阳明”,不如说,没有病,刺个啥?这就是强悍的专家逻辑,明明是六病,居然给绕成了六条经脉。偷换概念,是无逻辑诡辩者的拿手好戏。
    又曰:再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不讲经脉能行吗?
那么,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输液还是不解,却与桂枝汤则愈。不讲输液,能行吗?
是治病还是治经脉?这其实就是所谓六经实质的根本性问题。
    中医学者一贯强调整体观,任何疾病表现,都是由于整体功能协作的失衡表现,到了六病分类,就还原成了经脉。这个观念,自我标榜是唯物主义,实际是结构决定功能、中心法则的落后观念,早在80年代就已被证伪。功能是整体协作提供的,而不是由局部结构决定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赖于内在功能的稳定和平衡,以及内在功能与外部环境作用(外环境功能)之间的平衡。如果结构决定功能,那么结构的形成是否需要功能?如果功能是内部(局部)结构决定的,那么外部结构是多余的吗?如果经络功能是内部结构决定的,则外部结构无经络功能,以此自悖于结构决定功能;如果外部结构同样具有经络功能,则寻找内部决定性结构则是荒谬的。
所以结构决定功能,实际上存在一个偷换概念,功能其实是整体合作提供的,以局部表达出来,结果就变成了局部(内部)结构决定功能,这就是还原论的命门。(参见《结构决定功能,历史性的错误》)不幸的是,历史上还原论还真有市场,经过不懈的努力,许多专家学者络绎不绝掉入深坑而不自知。
     六病分类,是分形到功能,还是分形到结构,貌似是整体观与还原论冲突的差别之一,但更进一步,整体观实际要表达的并非整体,而是强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这点上来讲,标榜整体观,与还原论,并不存在本质差异,还原论也会考察相互联系。因为“无限可分”,整体不可描述的意义,在于整体的内部关系之复杂程度,另外还存在整体系统边界游弋的问题,一会儿是人体,一会儿是人所在的日月系统,一会儿又可以是宇宙。无限的信息不可表达,只能表达有限的信息。因此天人合一,只能是一种信仰。而大家所称的整体与局部,不过是采样信息量大小的区别,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
    而恰好经脉理论便是这种整体之内部要素的联系表达:内连藏府、外络肢节、运行气血、主施运动……等等,因此,经脉不离于结构、不即是结构,因为经脉更要紧的是表达“联系”功能。人死一样有经脉,没有的是“神气之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的经脉功能,注意区分功能和结构的辩证问题。同时,经脉是局部(内部)结构吗?皮脉肉筋骨,哪样不是经脉范畴?
    经脉,古人的定义,看看大家耳熟能详的《灵枢经脉第十》: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黄帝说,人生命的开始,最先是受精,然后是生脑髓,再生骨作为主干,脉运行营养,韧带如柱子,肌肉如墙壁,而后皮肤坚固、毛发生长,直到后天生下来,饮食入胃,脉道因此通利,后天血气开始运行。
黄帝回答雷公问经脉这一段,几乎类似答非所问,但实际上却是把经脉的结构、功能,统统交代完毕,从成精开始,生脑髓等等,最后血气乃行,无一不是经脉功能,但是雷公这个学生,与后世众多读者以及医经专家一样,说了这一大堆等于没说,不懂,继续问: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所谓决死生,除了作为诊断的方法,同时也是这个生命开始的作用,直到其失去作用而死,生命的存在,都是这个功能,何况其他!生命的功能包括哪些?新陈代谢,反射应激,消化运动,乃至“是动则病”,哪样不是经脉功能?
医经从“原人血脉”等解剖分类整体功能联系,反倒被某些人拿来当成还原论的工具,去论证局部结构决定功能(生理病理)。
其次,《素问热论》所讲的疾病分类,与《伤寒论》完全不同。从起病、分类 、治法各各不同,却被专家们混为一谈,蔚为奇观。存在以下几个区别要点:
1,起自风寒与冬伤于寒

《千金》卷九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素问热论》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或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中而即病,名曰伤寒。”《小品方》《阴阳大论》
“起自风寒”与“冬伤于寒、乃名伤寒”,可见差异巨大。
2、热病与伤寒

顾观光说:程郊倩云:“开口便道破热病为伤寒之类,其于伤寒自是两病可知,而病何以复云伤寒之类?盖伤寒有统属之伤寒、有分隶之伤寒。一指经言,所该者广,凡病从皮毛得而属于太阳者,皆得谓之伤寒。一指证言,于太阳经中,分出其有发热、恶寒、骨前疼痛、无汗而喘、脉阴阳俱紧者,方得名为伤寒也。故谓热病为伤寒之类则可,谓伤寒为热病之类则不可。”《难经 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可以证明程说。
《素问热论》为论热病,岂能尽括伤寒!此学者不思之过也。若六经皆有中风,亦为伤寒之类也,莫非也能全归到足太阳经脉病?
3,伤寒“两感病”与《素问热论》的“两感于寒”不同

《外台》引王叔和曰:又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服之,且解其外,又除其内,言巧似是,于理实违。安危之变,岂可诡哉!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
王叔和论两感,指的是表里同病,而不是表里经同病。其举例乃是发表攻里的差异,也即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表里,与经脉表里完全两回事,再一次说明,这个表里并不指代经脉表里关系,而是病位的表里。
而《素问热论》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每每以经脉之表里分类,显然与伤寒经方,并非一个体系,岂能混为一谈。
4,《素问热论》的治法

a 、其不两感于寒的热病治法: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郭霭春先生认为,“治之各通其藏脉”是治之各通其藏府之误。理由是,《卫生宝鉴》引文作“治之各通其藏府”。这是对的,热病可汗可泄,并非藏病。
杨上善说:“量其热病在何藏(府)之脉,知其所在,即于脉以行补泻之法。”可见,杨上善认为这是针刺补泻治法。而所谓通其脉之语,本就是基于经脉治疗的刺法,不可不通之谓。其有力旁证是,《素问热论》以及《刺热病论》都是从《甲乙经》 卷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之中,分割而来。通篇都在讲热病刺法!如:
“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应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同时,“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根本不可能成为汗下二法的标准。
b 、泄不是下法

泄:【說文】水受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水經】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北入于淮。【註】博安縣,地理志之博鄕縣也。 又散也。【詩·大雅】俾民憂泄。【傳】泄,去也。【箋】猶出也,發也。 又泄泄,舒徐貌。【詩·邶風】泄泄其羽。【傳】飛而鼓其翼,泄泄然也。 又衆也。【詩·魏風】桑者泄泄兮。【傳】泄泄,多人之貌。 又【爾雅·釋訓】憲憲泄泄,制法則也。【李巡曰】皆黨惡爲制法則也。 又【詩·大雅】天之方蹶,無然泄泄。【孟子】泄泄猶沓沓也。【註】怠緩悅從之貌。 又【廣韻】【集韻】私列切【正韻】先結切,音薛。與渫同。除去也。詳渫字註。 又漏也。【管子·君臣下篇】古言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又【揚子·方言】歇也。楚揚謂之歇。 又發越也。【禮·月令】季春之月,陽氣發泄。 又雜也。【後漢·杜詩傳】頗泄用之。 又嫚也。與渫同。【荀子·榮辱篇】憍泄者,人之殃也。 又與洩同。 又姓魯泄柳。
泄作为动词 ,有散、去、发、除去、漏、发越的意思,但并无下法的的意义与用法。
【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
《难经》有五泄: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此五泄,指的是五类腹泻、注下、漏泄,也不存在下法的含义。这个泄犹如漏,不是下法 ,下法可致泻、泄,泄针对水、气。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不可能成为下法的标准,非两感病,满三日就能用下法吗?显然不行,但是可以用针泄其气。
c 、热病有所遗的治法:

“帝曰:热病可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视其虚实,调其逆从,都是针刺的要领,只有针刺才最讲究虚实补泻为首要,这在《灵枢》中为开篇之重中之重,唯有针法是以辨虚实、行补泻为首要。而经方,以表里为纲,统领寒热虚实。针法之所以不强调表里,因为经脉之阴阳本身即已标注表里,如《太阴阳明表里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而经脉之表里对应关系,并不适用于伤寒经方 之表里关系,如前所述,不缀。

    可见,泄,不存在下法的含义,汗与泄,在此都是针法。而泄的含义,远比泻更为广泛,甚至包括发散发越。因此《素问热论》的治法是讲热病刺法为主的疗法,还有辅助饮寒水的方法,甚至五十九刺,却未曾提到饮药。
综上,用《素问热论》的热病伤寒分经脉及治疗法,是医经外治法的分经要领,与经方家所论六病,从起病、分类到治法,种种截然不同,以之论证六病即为经脉病,未免牵强附会,误人子弟。


     丹波元简说:按王引《伤寒论》义颇明显,若欲人变通,则有仲景《伤寒论 》在焉。薛氏《原旨》云:“按伤寒一证,传变无穷,此不过言传经之常而未及于变,自仲景而后诸大家俱有名言可法,学者所当尽读而精思之。然义多出于仲景,于仲景书又当闭户深求者也。”
   
    倒果为因,源流不清,正是医学史刻意抬高《素问》地位,直到今天的真实写照。


20151005 忆忘于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85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57

内部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5-10-5 17: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证据充分~!但是还是希望有不同意此观点的人反对,但是要拿出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456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病源候论  伤寒候: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一星会员

Rank: 2

威望
0
金币
2
发表于 2015-12-2 15: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赞同,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发表于 2016-2-10 0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跟着王哥的通天大道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7-4-28 1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2

帖子

1107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558
发表于 2017-7-17 1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45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23
发表于 2018-1-27 16: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脏腑经络解释六经比较容易紊乱,作为生理知识学习还是可以的,三阴三阳化繁为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84

帖子

314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29
发表于 2018-1-27 17: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凉泄热泄,汗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发表于 2020-8-12 1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3-28 19:55 , Processed in 0.08984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