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21324|回复: 37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医案解伤寒》第二期网络班招生公告(2014年4月27日)

[复制链接]

804

主题

990

帖子

242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0
金币
1283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2:2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s] 本帖最后由 周帅 于 2014-11-27 22:48 编辑 [/i]

[align=left][font=楷体, 楷体_GB2312][size=5][b]一、[/b][b]招生公告 [/b]        
    许家栋老师第二期《临床医案解伤寒》网络班招生公告
    许家栋老师《临床医案解伤寒》二期班开班在即。本班采用许老师在临床中的实践医案来串讲仲圣的《伤寒杂病论》,用病机来统摄条文方证药症。
    尤其是病机解伤寒之法为许老师精心参悟多年之独到心法,验之临床,如汤沃雪,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 知行合一!这也就是为什么伤寒书之六病开篇第一个字必曰“辨”之玄机!而不是简单的去套条文套方证。
    并且对条文方证药症之解读,亦从不随文附义而学步于古人,而是有着严谨的考证论据和见解,提倡用伤寒金匮的原文本义解读经方经药;
    又如对经方方根之提出和解读等亦是迥异于前人而卓然独立者,故而能在临床中对经方的使用不加不减,原汁原味,极少合方(经跟诊学生统计,许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合方使用率低于3%,而治疗范围包罗内外妇儿全科。),而这种被誉为“极其干净”的纯正经方使用正是源自严谨而丰满的经方病机辨证学。
    以临床实践医案解读为依托,把伤寒金匮经方之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提纲掣领,清晰的思路,严谨的法度,所以能令医者在临证中胸有成竹,举重若轻,真正做到“一部伤寒治天下”。
    学期:六个月。
    学习方式与时间:①QQ群文字授课:每周五晚上8:00—9:30。
                    ②临床跟诊:学员可到许老师的门诊临床跟诊观摩,学习经方严谨的接诊治疗过程,追踪疗效。还可以学习到许老师独特的针法体系和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顽疾的高效外治秘方。
    学费:两万元(只招收有临床机会的学员,请慎重考虑,如非确有必要,请勿报名)。
    招生人数:20人。
    招生时间:2014年5月1日—5月10日。
    开课时间:2014年5月15日。[/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楷体, 楷体_GB2312][size=5]        联系方式:请加神农山庄群(群号42033485),联系管理员“柳风一刀”先生。
    附①:每位学员每周可以请许老师指导治疗一例疑难患者,亲证经方之高效。
    附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机会跟班的经方同修们,可以加神农山庄大群,许老师亦会解疑答惑,熏修有缘。
    附③:一期班学员免费入学。[/size]
[b][size=5]二、授课模板(节录,仅供参考)[/size][/b]
[/font][hide][font=楷体, 楷体_GB2312][size=4][color=#ff0000][b]十年椎管狭窄 治依血痹捷效
梁某,男,53岁。
初诊日期:2013年7月17日。
主诉:双足麻木十年,加重半年。
病史简要:患者十年前有腰部外伤史,先导致左足麻木,后又导致右足麻木,伴有双踝水肿。
刻诊:双足麻木酸软,双踝水肿,行走则足部疼麻以足心为甚,步履维艰,腰部不适。形体瘦削,面皮薄色萎黄,心慌胸闷,无身体关节手足怕风怕冷,汗可,无口干口苦,劳作时可汗多饮多,饮冷热皆可。无头晕头痛耳鸣,纳便溲眠可。
    西医影像学检查有“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椎间盘脱出”,要求患者手术治疗,患者因家贫失偶子幼,从经济及家庭皆无手术条件。
脉弦细浮,舌淡红嫩苔薄白腻。
六病辨证:太阴中风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30 桂枝30 生白芍30 生姜60 大枣40
                      水煎服四剂。
二诊:踝已不肿,酸软疼麻皆已大减,诉药后易汗,有怕热感,欲眠思睡。
      右脉浮弦滑,左脉浮细略涩,舌淡红嫩苔薄白。
      处方: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30 生白芍30 炙甘草20 生姜30 大枣40
                        水煎服四剂。
三诊:自述腿足酸软疼麻已经完全消失,从前腿足疼麻难行,今已不痛,腰觉微痛,已不欲眠思睡。
      脉细弦滑,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续进四剂。
四诊:症状稳定恢复,脉细弦略滑,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续进四剂。
五诊:症状稳定恢复,脉弦长微浮缓,舌淡红苔薄白。
六诊:自述基本痊愈,酸软疼麻基本消失,已可步行一公里左右,步行久惟觉足无力,但踝亦已不肿痛,腰亦已不痛,患者对疗效满意。
      原方续进八剂,巩固疗效。
按语:
1、 辨证思路:
    患者双足麻木酸软疼痛,双踝水肿,步履维艰,腰部不适,面皮薄色萎黄,这是太阴中风的第二层次水饮血痹的中的血痹病。太阴中风病是虚寒而津虚液少,卫津温煦不足,虚寒津液不化而产生水饮,所以会双踝水肿酸软无力,心慌胸闷。水饮产生后就会影响到血的生化敷布,水盛则血亏,濡养不及,所以会面皮薄色萎黄,腰部不适。纳便溲眠可故可以排除里病。
脉弦主水饮,细主津血不足,浮为有表。舌淡红嫩苔薄白腻符合津血虚弱水饮停滞之象。
2、 施治法则:
    此案为较为典型的太阴中风第二个层次水饮血痹的症候,即包涵了水饮血痹和邪风虚热的病机。首诊因为水饮较为明显,所以选择了黄芪桂枝五物汤。水饮在表,则需发越,而伤寒法度,太阳实证者,用麻黄发越,而太阴虚证者,决不可误用麻黄,仲圣遇到此类证型,则以黄芪为主药,以黄芪配伍生姜为方根,黄芪配伍生姜为统治太阴中风病之方根。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生姜是六两,较之桂枝加黄芪汤可以更好的去发越水饮。
所以患者药后易汗,而踝肿即消,症状大减。而在补养津血方面,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如桂枝加黄芪汤,所以水饮去后,津液暂时还未恢复,津弱濡养不及则生微热,所以患者会有短暂的怕热易汗,津血充盈则身轻神爽,津液不足则困顿思睡。二诊改用偏于补养津血的桂枝加黄芪汤,既可以补养,又不悖治疗邪风虚热和水饮血痹,所以依法而行,收效良好。到了病欲愈患者出现了长脉,这符合《伤寒论》:“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之法度,脉长者气治,营卫调和,所以症状虽重而可愈。
相关条文:
3、 相关条文: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润。润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
桂枝加黄芪汤证
桂枝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4、 引申思考:
<1>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释:血痹这个病是怎么发生的呢?就是平时养尊处优的人,活动的少,身体肥胖而运动能力差,稍微有些疲劳就会汗出淋漓。“卧不时动摇”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卧,不时动摇”,就是说平时老是喜欢躺着,也不时时的起来活动活动。
动,《说文》:作也。作者,起也。
摇,《说文》:动也。
《尔雅》:作也。
    所以,这个“不时动摇”就是不经常起来动作活动的意思。
“加被微风,遂得之。”那么这种情况,感触到常人引不起病变的微风也会入中而得中风病的重症——血痹的。注意这个“加被微风”,也就是中风后因为患者的体质差而得了血痹,比单纯的太阴中风的第一个层面要重。
    并且血痹病本身也是分层次的:
①在血痹的第一个层次,是水血同病而以邪风水病为主的,“肌肤盛”就是肥胖的意思,肥胖人多水湿痰饮,故而仲圣在此点出。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大家来看,“脉自微涩”,这和《伤寒论》274条那个“太阴中风……脉阳微阴涩”说的是一样的,这也说明血痹病就属于太阴中风的范畴,但是血痹病比桂枝汤证那个太阴中风程度要重,所以脉象除了微涩还会有自己的特点的,那就是
“在寸口关上小紧”,寸口关上,是主表和上焦的位置,这个位置小紧,小主津血不足,紧,就很有讲究了,仲圣书有个规律,凡是中风而见紧脉的,都是有水饮在表的,如大青龙汤证条有“太阳中风脉浮紧”,这也是个聚讼千年的疑案,很多前人说中风怎么可能脉浮紧?一定是错简,应该中风脉浮缓才是。其实只要是中风病而以水饮为急为苦时,脉象往往是紧的。中风津液不足所以脉势缓,但是因为水津凝滞在表脉反而紧张起来了。太阴的中风水饮血痹,有不足的病机,所以脉是微涩小紧。
“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这种情况,可以用针去宣通阳气,疏导水津,发散外邪,脉象平和不紧了,邪也就解了。因为是太阴的中风范畴,病位是人体的肢体肌腠表位,在汉代以前,这个病位是以“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的疗法为主的。
如果用经方对治的话我们可以选用桂枝加黄芪汤,黄芪可以发表祛饮,太阴病的黄芪相当于太阳病的麻黄,都是解表散饮涌散的药,黄芪用于虚证,麻黄用于实证。桂枝加黄芪汤辛甘发散的性味都具备了,所以可治太阴中风的水饮水肿,桂枝汤解表,黄芪升阳气。正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云:“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一个“针引阳气”,一个药引阳气,方法不同,功效一致。
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这说的是血痹的第二个层面,是水血同病而以邪风血病为主的。这种情况脉象是浮取沉取都是微弱不足的,上一个层面邪风水病为主的时候脉是“寸口关上小紧”,偏于表和上焦的肌腠的问题为主。而这个层面脉象已经变化成“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寸口关上不紧,尺中紧了,这说明病位又深入了一步,这才是典型的血痹病。血痹外证身不仁,如风痹状。不仁,就是身体麻木不调和,肢体麻木不调和,不听使唤了。仁,《康熙字典》引方书解释为“手足痿�爲不仁”。
在汉代,惯用“不仁”来形容人的肢体麻木不用、不灵便。如东汉外交西域的名将,为我们的《成语词典》留下“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大成语名句的班超,在老年的时候思念汉土,他的妹妹,一代才女班昭,就在写给汉和帝的奏章中说:“兄年七十,兩手不仁。”说班超年老体衰,两只手都不听使唤了,过去是有“欺君之罪”这样的罪名的,所以这都不是瞎说的,都得说的有根有据才行,一切都以事实为依据。所以古代也君王也必须用“君无戏言”,“金口玉言”来对应才行的,汉和帝就恩准了。而班超在回朝后的一个月后即因为胸胁之疾去世,胸胁之疾正好可以影响上肢,所以班昭说的“两手不仁”是非常合乎病理的。
《诸病源候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曰风,在阴曰痹;阴阳俱病,曰风痹。”

《千金方》:
风痹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腹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伤脾肾时呕眩,时自汗出。伤心目眩。伤肝悲恐,短气不乐。伤肺不出三年死。
可见风痹的主要症状就是肢体疼痛肌肤顽痹不用,甚则肢节冰冷或时灼热,腹股沟、股部、胫部汗出淋漓,时时自汗出,或伴心烦头痛,或伴眩晕呕吐,或情绪不定,重则危及生命。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风痹涵盖了西方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多种颈肩腰椎病及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多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这些疾病,大多是疼痛而不用。
     金匮中的血痹是“外证身不仁,如风痹状”,但是风痹是疼痛而不用,血痹是麻木而不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桂枝加黄芪汤去甘草倍用生姜而成。到了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个层面是水血同病而以邪风血病为主的,但是同样也会包含上一个层面的水饮,并且在病机的步步紧入中,在太阴表的层次中导致了病位更里病性更寒病态更虚,注意,此处的“里”、“寒”指的是相对于太阴中风的第一个层面桂枝汤证和第二个层面桂枝加黄芪汤证而言,同样,此处的“虚”,虚的也是表上的卫气。因为这个相对于上两证型病势的“里”、“寒”、“虚”,那么治疗方剂方向就要相对于桂枝汤和桂枝加黄芪汤更偏“外”偏“温”偏“补”才行。而且血痹证,的确需要让进入到人体的邪气更好更快的出表。
纵观经方治则,处处遵守里邪出表的法度。所以就去掉甘缓的甘草,因为想让方子达到升达阳气引导邪气外出的目的,所以就要加重辛药的比例了,那么就加重了生姜,既可以解表散饮又可以逐风出汗,还有一个很大的妙处就是它可以入血分,入血分去“出汗,逐风,(除)湿痹”《本经》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妇人经带胎产过程中血气不和而引起的风寒湿燥火诸外邪疾患,仲圣的处方中都有生姜,
比如风邪为主者: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寒邪为主者:产后腹中疼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当归生姜羊肉汤方。(《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湿邪为主者: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燥邪为主者: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火邪为主者: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2>黄芪配伍生姜为统治太阴病中风之方根
太阴中风病机虽繁,层面虽多,而其方根却离不开黄芪配伍生姜。
黄芪甘温,是太阴病中的麻黄,可以发越表邪表饮,可以益卫补虚;
生姜辛温,是发表药和理血药中的水军,可以“出汗,逐风,(除)湿痹”,仲圣凡四十五方用到生姜,皆关乎水血与表之病机。
黄芪配伍生姜可以解虚病之表,出虚人之汗,补虚寒之卫,散虚性之饮,发血虚之邪,故可以广泛用于太阴病中风诸症。如此种配伍可见于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汤等。
<3>太阴病之黄芪即太阳病之麻黄
太阴病之用黄芪如太阳病之用麻黄:
麻黄为经方中发汗解表,除湿化饮之药,常用于太阳病的风寒湿邪困表导致的寒热表证,溢饮水气,湿病血证等诸证。而其使用要点不离表实之法则。而一些风寒湿困表导致的虚性的寒热表证,溢饮水气,湿病血证一般是不能用麻黄剂的。那么仲圣在这些情况下,是用黄芪为主药的,可见于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芪芍桂酒汤、黄芪建中汤、
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千金三黄汤、乌头汤等。
附:
麻黄,《本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黄芪,《本经》: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三、一期班学员跟师心得:
①山东省林凡庚跟师心得: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我从小对中医耳目有染,从一开始的认药抓药到后来的自己临证处方都是以家中的经验方为主很是局限。接触经方是从2011年开始,从网上下载视频自学伤寒论,开始对书中的六病辨证有个粗浅的认识,认为太阳病是表证,阳明病是里热,少阳病是枢机不利半表里半寒热,太阴病是里虚寒,少阴病肾阳虚,厥阴病就知道个乌梅丸。不敢拿到临床去应用,几味药组成的方子难道能够治疗许多疾病?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因为自己基础不够好无法理解方证,就开始每天背诵条文跟方子,先熟悉每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学习《本经》来认识药物的性味主治,参考条文后的注解来认识分析条文。就这样断断续续自学了一年多,还是不能对条文跟方证有更深的理解,认为伤寒论中的方子只能对治伤寒论中的病证,到了临床后因为对伤寒论的理解不好,开方要么无效要么病人吃后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很是苦恼,甚至一度曾想放弃学习经方。
    可能命中注定要与经方结缘,自从跟随许老师的网络班学习后才发现以前对伤寒的理解很浅薄。太局限于条文方子和前人随文附议不经过临床验证的诠释,从未想过经方可以治疗这么多的病证!
    比如桂枝汤不但为太阳方证也可归太阴跟厥阴,是一个补津液而解表的方子,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一个太阴中风会分几个层次,而治法各异!厥阴病竟然可以分为类厥阴跟真厥阴,真是大开眼界!
    还有就是以前也不会严格的遵循经方的法度去搜集四诊资料,每次诊病都是号脉和简单的问诊,临证开方都是以药去对病对症状,或者拿条文去套方子,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病机。对经方的病机辨证完全没有概念,后来经过跟班学习才对病机有了真实的认识,真正明白了病机辨证才是经方辨证的灵魂。
    在病机的统摄下,对方证的理解也升华了,比如在听课中对从前没有重视的一个甘草干姜汤方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了此方证病机是因为里虚寒而引起的外证,是以里病为病因而引起人体外在症候群的一组病证,就像一个盛有冰块的杯子,杯子外面虽然水珠冰冷淋漓,但是从外面是擦不干的,要温里才行,临床见到这种病人应该用甘草干姜汤去温里煦表而补津液,再去用发散攻表的方子就会导致阳气不足津液虚冷而四肢厥逆的。
下面一例医案能看出自己在临床中思维的转变。
郭某,女,34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引起心悸两月余,刻诊:面色暗黄有色斑,无头痛头晕,无口干口渴,饮纳可,大便日一次不成形,小便正常不起夜,身乏力怕冷,手足冰冷,汗少,腰部透风发凉,关节无疼痛,下肢时有腿麻,月经周期正常,腹冷不痛,量少,色暗有块,7天干净,白带多色稍黄,眠可,心悸无胸闷,下肢甲错无水肿,舌淡苔白,双手脉弦弱。
六病:少阴太阴,病机为少阴虚寒伤营,太阴水饮伴有营血不足,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六剂。
二诊心悸消失,身怕冷改善,药后嘴唇上火疼痛,咽痛,小便灼热,白带多色白,腰凉有进风感,身乏力,大便日一次成形,余证如初诊。六病:少阴阳明太阴。病机为卫虚胃虚营亏,虚热津伤,处方:黄芪建中汤,六剂。
三诊:药后症状大大缓解,身不乏力,已无心悸,身已不怕冷,虚热已退,咽无疼痛,小便无热感,白带消失回复正常,腰部不凉已无进风感,原方续进六剂加以巩固。
本案二诊药后病人出现上火的现象以为自己开错了方子,但是细想病人虚寒水饮那么重自己处方应该正确,为什么出现了上述症状?忽然想起以前老师常教导的,阴病转阳,里邪出表的涵义,这不就是例阴病转阳的案子?整理思路,此案不能清热,只能甘滋,于是用建中类的黄芪建中汤,补卫气实卫气甘滋健胃养营以退虚热,药后果然效如桴鼓。
感恩老师能给予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与熏修道场,相信以后在老师的教导下会更加羽翼丰满,经方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②海南省余翥跟师心得
余习医九年,虽拜师不多,却必挑良师而从之。
本科五年,中医之理想,精神之鼓励,得益于彭、熊二老动员,他们年岁虽高,却仍为中医事业奔走疾呼,每每回想,感慨万千!研生三年,经方之启蒙,幸于一日之师倪老,虽未行礼数,却在茫然之时看到道路为之坚持,启蒙之恩,没齿难忘!后又习扶阳研经典,得益于刘老师及他门生之熏陶影响,其治学严谨,虚心好学之态度,为中医事业之尽瘁,让我感动!后又师从泰和徐师,习得脉法,于临床之中,找到依靠,平脉辨证,受益匪浅!课余,亦多方收集经方著作,参多家,听众课,虚心求学,颇多收获。
然,临阵之时,却非纸上谈兵,虽亦常治愈重病急病怪病,但亦常常失手!每当难于将理论落在踏踏实实处,心中总会隐约作痛!模棱两可,合方加减,专方套用,如粗枝大叶般,开出之后,又心有不安!常自问,精致之精致,准确之准确,经方的极致在哪里?是否能见到辨证唯一之处方?满意的高效在哪里?
苦等四年,终于机缘成熟!经交好师兄指点推荐,缘识许师!入门以来,才真叫见识圆机活法!授辨证之真理,细致入微,审案查机,工细精良!惜我之陋习难改,始亦有疑,常加减之,终吃尽苦头得不偿失!幸师之不弃,补漏救逆,挽救颓势,扶持安度!才知许师之叮嘱,用心之良苦!淳淳教诲,非跪不能接也!
我原最怕治失眠病,屡屡对病对方,套用失手。如今回想,还是辨证上不到位,不仔细。病机上不能求到,自然处方无效。现举师之指导教案一则:
陈某 ,女,34,
    失眠伴身痛胸闷十余年。
    右脉沉弦;左脉沉弦稍紧。舌淡苔薄白。
    眼皮跳,无恶风寒,手足温,少汗,头无不适,睡眠差时浑身皮肤有针刺感全身酸痛发烦,腰酸,两跨部有时疼痛,大便3天一次,成条,有时如羊粪,小便黄,尿频量多,夜尿2次。饮水少,温饮,口淡,口气有时重,胸闷,喜欢热食。无耳鸣,下肢甲错,胃口好。月经准时,量时多时少,6天干净。刻诊在月经第五天。无痛经,这次量一般,少量血块。白带乳白状渣,量正常。健忘。
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既有阳明又有太阴太阳,如何入手?棘手!求助于恩师议病!听完陈述,许师轻描淡写:小建中汤。真是平凡之处见真机!方中没有一味药治疗失眠,但患者服用第一个晚上就能安然入睡。三付之后,电话告安,余证消失,一切良好!后又再进三付,以巩固疗效,现一切安好!
此为虚劳之病,师之教诲虚劳之人有虚热,阳明虚热,太阴虚寒,表因不荣则痛。
眼皮跳,口气有时重,胸闷,——阳明虚热气逆。
无恶风寒,手足温——阳明虚热,虽有太阴虚寒不足和中风,但是不恶风寒
大便3天一次,成条,有时如羊粪,小便黄——太阴血虚津亏导致阳明
少汗——两点:1胃虚,生津不足,汗源不足;2有表邪风但是不重——所以还是有桂枝生姜芍药饴糖,重用芍药不用黄芪妙在此!
下肢甲错,睡眠差时浑身皮肤有针刺感全身酸痛发烦,腰酸,两跨部有时疼痛,——不荣则痛,又有少汗的病机。重用芍药之妙也!
无恶风寒,但是也不恶热——阳明虚热,太阴邪风——桂枝芍药不能少
饮水少,温饮,口淡,喜欢热食,小便黄,尿频量多,夜尿2次,白带乳白状渣——太阴虚寒,又有阳明虚热,津伤,胃虚中不制下。大小便合起来有“脾约”之妙。
胃口好——太阴虚寒胃虚,但不重
月经准时,量时多时少,6天干净。——虚劳血气虚但不严重
健忘——血虚导致血瘀不荣,血瘀久则善忘。
至此,法则规矩,对方对证,只因看破病机,才能如此准确!经方,哪里是“某某药治某某病”的层次!真正的辨证,是明理的!是察机!机要之处!
   经方,辨证之尖端,在于辨!不怕辨就不怕变!能辨细辨精,方能知病机之所,才能方随机转,机随病化,随证治之!仲景为万病立法,极致在此也!感之!慨之!羞之!愧之!后人不曾珍惜,渐行渐远久矣![/b][/color][/size][/font][/hide][/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2

帖子

1480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388
沙发
发表于 2015-4-7 08:31:17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经方,名不虚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帖子

32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7
板凳
发表于 2015-4-10 23:34:0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经方,熏修有缘。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9

帖子

308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68
地板
发表于 2015-4-11 15:59:3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日后能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102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966
5#
发表于 2015-4-28 10:17:29 | 只看该作者
很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102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966
6#
发表于 2015-4-28 10:40:30 |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案例分析得真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46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24

内部学员勋章

7#
发表于 2015-5-21 19:47: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8#
发表于 2015-5-24 22:14:41 | 只看该作者
衣经解经解经,以老解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9#
发表于 2015-5-24 22:15:34 | 只看该作者
衣经解经解经,以老解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7

帖子

105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58
10#
发表于 2015-6-14 18:16: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模板内容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6 06:31 , Processed in 0.08789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