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7771|回复: 7

从络脉到心包:包络的误会以及经脉理论影响的藏府理论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47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6-11-6 15: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11-6 16:20 编辑

从络脉到心包:包络的误会以及经脉理论影响的藏府理论
络脉 经络 经脉 奇经八脉 包络与心包络、心包 络脉
一、络脉
  • 【说文】絡
    絮也。今人聯絡之言。葢本於此。包絡字、漢人多叚落爲之。其實絡之引申也。楊雄傳曰。緜絡天地。以絮喻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䰟】鄭綿絡些。【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天工开物 调丝】“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 篗yue,相当于纺锤。
    络、落通假,故【汉志】称“原人血脉经落”,经落即经络。
    【说文】血理分衺行體中者。理分猶分理。序曰。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衺行體中、而大候在寸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从。从血。會意。不入血部者、重也。或从肉(即脈)。
    【正字通】俗脈字。【韻會】毛氏曰:字从月从。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取邪流義。不當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廢也。
    【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註】鹹,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故脈早期的意义是血液于全身之分流支流: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
    【营卫生会】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脈:【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可见古人气、血不分,血气同“理”、道路相同、气血同源同义同类。)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
    【灵枢天年】神气舍心
    【灵枢经脉】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以上可见:
    1、故经脉的内涵为“气血”、“营卫”,亦即“水血”(参见【经水】篇“水”字注解)。
    络脉的定义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
    【灵枢血络论】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黄帝曰:相之奈何?
    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九针十二原】“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2故络脉又称血脉、血络。而“内溢于经,外注于络”意味着经、络对称分内外。
    3、经脉是可见的,因为“伏行”部位深,所以看不到。
    4、络脉是经常可见的,“其常见者”,部位浅“无所隐故”,能够看见的“诸脉”,都是“络脉”。
    5、所以,经脉在里面(所以看不到),分支斜(横)行的都叫做“络”(或“络脉”)
    6、古医经的“取脉”意味着放血放水。“审视血脉,刺之无殆”。不仅意味着经脉可见,其血脉(络脉)是可刺、用来放血的。因此,气血不仅是“血者神气也”同时也可以是“邪气”:“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故早期正气和邪气的概念,首先是基于虚实的判断,因为虚实而导致的有余不足,有余意味着“实证”成为代谢废物、失去功能的瘀血、水肿、津液凝滞、痰饮积聚等。
    7、【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脈即是幕,幕通募、通膜,即膜原。(参见募穴考)膜络一体,意味着络脉与膜是一个整体的结构,络脉的分布必须依托于膜,且脉管本身也是膜。
    8故古医经的“取脉”意味着放血放水。早期鑱石鍼砭,均以放血疗法为主。小针诞生后有了虚实改补泻概念和工具与刺法的差别。
    9365络脉(节、会、输、窍、穴位等等)是“天人相应”观念,术数、历数推演的结果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
    气穴论“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会穴,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会穴,亦应一岁。”
    气府论“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0、从上可见:解剖结构之络脉,是经络概念的起源。早期叫做“脉”“血脉”或“禁脉”,西汉称“经落”或“经脉”,如【仓公传】曰“经脉术”。【汉志】曰“原人血脉经落”。
    11、络脉是穴位起源之重要内容,其后还存在其他内容,略。
    12、络脉是诊法的重要对象,包括了切诊与望诊,如
    【九针十二原】“视之独满,切之独坚”;
    【邪气藏府病形】“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
    【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13、十二经络是从十一脉、禁脉发展而来(参见【十二经脉的几个阶段】)。十二的早期天官术数,代表岁星周期,曰“十二次”或“十二度”,【六家要旨】阴阳家亦曰“十二度”,后有十二支、十二月概念。早期天官概念无十二支用法,干支用于记日缺乏可靠资料,不知起于何时,当晚于楚【易】。
    【素问阴阳别论】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太素】十二从作十二“顺”,杨上善曰顺阴阳之爻。
    按从、顺同义,意为随、逐,当从“十二次”或十二律等,故【灵枢经别】曰“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此说较为靠谱。
    十二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逐步构建。其中“主干”为“经脉”或以经脉为统称。
    14、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脉的补充:
    【难经二十七难
    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於十二经,何也?
    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於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於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剏霈妄作,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二十八难比於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於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於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
    意味着十二经脉之中的气血可以“满溢”到奇经八脉之中运行,而这是十二经脉完成之后,又成了“练气”和“气脉”的理论基础。因此,奇经八脉理论晚于十二经脉:
    15除了指出奇经八脉不是“正经”(不拘于十二经),同时还指出十二经络是“圣人图设”,是人为设计,大圣人们把沟渠这些大的主干,都已经“图设”规划好了,蓝图很难再修改而“不能复图”因此奇经八脉不仅不拘于诸经的十二经,也就是说没法在增加“经”,只能叫他“络脉”了,所以叫做奇经八“脉”,因此奇经八脉大部分属于络脉,由于概念的不明确,所以有了奇经八脉到底属于什么的争论,又有营卫气行的“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并且还存在男女的不同的规定。
    杨上善曰:《九卷经》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本络。
    冲脉与足少阴关系较大,此略。而【难经】云“跷脉者,少阴之别”等等,皆意味着这奇经八脉乃是十二经之“别”“络”,亦即络脉。
    但是【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宗筋之会,合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冲脉既然为经脉之海,并且也不能在体表看见,比主干的经脉还要洪大为“海”,算是络脉是否不妥?因为:
    16经脉在体表的“支别”“穴位”皆是络脉所现:
    【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
    而【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意味着渗灌诸节所造成的“节”、“穴位”,都与冲脉“经脉之海”有莫大关系。
    【灵枢经脉】在讲完十四经之别和脾之大络十五处“穴位”(实际是体表络脉)后,指出: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
    不仅意味着十四经别和脾之大络皆为体表络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并且:
    17、络脉和“穴位”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位置,无法统一进行“标准化”而只能指示大概位置:
    “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之所以需要求之上下,是因为每个人的 “经”长得不一样,络脉的位置也不尽相同:“络脉亦所别也”。同时也交代了:
    18、络穴的起源是络脉,即体表静脉血管。
    19、十二经水是与经脉几乎同等的概念:
    【灵枢经水】曰“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本篇讲水血两分等价于气血多少,可见古人认为经脉之气亦即“经水”即卫气、即津液,细分可以别为五,如【五癃津液别】,略。
    20、十二经筋,实际讲的是“筋”的解剖循行起止结构,略。
    21、十二皮部,【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皮者脉之部,络脉者皮之部,很显然的循环定义。因此皮部即是络脉,络脉即是皮部。
    以上从脉、络脉至于“经脉”,依托古代解剖学、生理学、术数历法“天人相应”的“圣人图设”,乃是人为构建,其中穴位和经脉的变动历史,意味着并不存在先见固定的唯一标准,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从东汉出现十二经脉概念,直到唐代以后完成十二经脉理论,其标志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出现。而该脉的名称历史依次是“手少阴心主”“手心主”“手厥阴心主”最后才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这个过程至少在400年以上,伴随其间产生了奇经八脉理论,具体论述略。

二、包络
  • 【说文】
    妊也。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女部曰。妊者、孕也。子部曰。孕者、褢子也。引伸之爲凡外裹之偁。亦作苞。皆假借字。凡經傳言苞苴者、裹之曰苞。藉之曰苴。
    又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
    又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
    又【集韻】【正韻】蒲交切,音咆。【集韻】匏亦作包。又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包络
    1、包络不特指“心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即所谓“膜络一体”):
    【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故包络即绵络,有包裹、丛生、絮状之联络,而不特指“心包”,见后【白虎通】以及【灵枢】。
    【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脾(脉)之 大络(脉),叫做大包(络)。故脾亦有包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注:“至於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灵枢邪客】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2、心之包络,意味着不仅心有包络,且脾有包络,三焦本身亦为包络。
    【白虎通】
    六府者,何谓也?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府者,谓五藏宫府也。故礼运记曰:“六情所以扶成五性也。”
    胃者,脾之府也,脾主禀气;胃者,谷之委也,故脾禀气也。
    膀胱者,肾之府也。肾者,主泻,膀胱常能有热,故先决难也。
    三焦者,包络府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故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
    胆者,肝之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也,是以肝胆二者必有勇也。肝胆异趣,何以知相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木之为言牧也,人怒无不色青目腋张者,是其效也。
    小肠、大肠,心肺之府也,主礼义,礼义者有分理,肠之大小相承受也。肠为心肺主,心为皮体主,故为两府也。目为心视,口为心谈,耳为心听,鼻为心嗅,是其支体主也。
    东汉初,六府的定义,是“五藏之宫府”,意味着五藏所居、所藏(饮食、气血)为府。
    【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
    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
    故【礼运】记曰:“六情所以扶成五性也。”意味着六府不仅是五藏的支持,同时是比五藏更为基础和重要的功能结构,“六情所以扶成五性”意味着“六府所以扶成五藏”,但是与先秦两汉的“天六地五”、“天有六气、降生五味”等等概念完全同构。这与后世一概以五藏为核心的五行观念是有主次颠倒差异的。说明【素问】等书晚出东汉以后。
    3、东汉三焦本身即为包络府,而与“心包络”、“心包”毫无关系
    所谓“五藏宫府”意味着五藏有五府,即白虎通例行句式“某某之府”也,故其后必言其藏府之相对,而“三焦者,包络府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故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此处包络府无“之”字,即三焦本身即为“包络府”、水谷之道路,无与藏对应,否则“五藏宫府”将变为“六藏宫府”而前后龃龉。亦即明示了三焦的定义为:包络、膜络、膜原、十二经之原、“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故三焦一直到唐代【千金方】仍然为“孤府”不与心包或心包络为表里,说明十二经脉理论之“心包络”“心包”等概念,晚出唐代以后。这是国内学者的一个极大误会之处,以为心包与三焦的表里关系出自东汉初【白虎通】,实乃望文生义的想当然。故【素问】晚出南北朝经唐代“移补增删”依然并无心包,【灵枢】经南宋增改,许多概念是唐代之后乃有,比如从“心包络”派生的心包概念。



三、心包络与心包
1、因包络即绵络、膜络,而“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即脾之包络,可称为大包,故“心之包络”亦称为心包。
【灵枢经脉】
  •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灵枢经水】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灵枢邪客】
    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 故心包络之脉即心包之脉,虽然心包络意指络脉,而包络有着包裹丛生“膜络一体”的意义,故“出属心包络”、“散落(络)心包”“系于心包络”“走于心包下”“内属于心包”。但是云“包络者,心主之脉也。”乃是注家(或著家)误笔,以为包络特指“心包”“心包络”,乃有后人望文生义之误会。
  • 从上可知膻中并非“心包络”。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
    布膻中、散落心包,并列别言膻中、心包之经脉循行,以及从膻中上出缺盆,而不言从心包上出,可知膻中与心包并非同一处。而膻中位于胸腹,乃是“藏腑之郭”、“心主之宫城”,在“心主”之外,故知膻中并非络脉 结构。
  • 早期心主之脉并非心包络或心包,而是心:
    【灵枢胀论】夫胸腹,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
    【口问】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
    【师传】五藏六府,心为之主;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
    【九针十二原】“心也,其原出于大陵”“五藏有五输”
    【本输】心出于中冲……手少阴也”
    【太素】“心出于中冲……手心主经也”
    【千金】小肠府方论: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纹中(即大陵),入一分。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
    6、手少阴心主之脉早期在中指
    从【千金】可见其时尚为心主与小肠相表里,即心与小肠为表里,而同时三焦为孤府,无心包之方论,亦无心包络之脉用法。 故早期中指心主乃是指心,名曰手少阴心主,而非心包络。(参见十二经脉几个阶段、难经对第十二条经脉来源的说明)。
    汤一笑【辅行诀成书年代鉴定】:
    今本《内经》中脏腑学说主要有十一脏腑(五脏六腑)说和十二脏腑(多膻中,即心包络)说两种。心包络见《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十一脏腑说一贯是主流。在金元以前,心包络一般从属于心脏而论,从未受到医学独立的关注,直到金元以后才有所变化。在《诸病源候论》中只有一处提到了“散络心包”、“邪气迫于心络”见[卷之十六心腹痛病诸候,《外台》据《病源》此论开了药方“诃黎勒散方”。《千金》两书中,没有任何因心包受邪而开的药方。北宋初《圣惠方》中也只在[卷第九十九.针经序中提到一次“心包络”。
    金元以后,心包络开始受到医家关注,并且强调它是有形质之脏(之前还多认为它有名而无形)。刘完素1186年在《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中认为“所谓心包络亦是一脏”,但具体是指“右肾命门”,与心脏无关。张元素在1186年《医学启源》中形成了五脏六腑十一经的辩证体系,唯独不论心包络。他在《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中创造性的将心包络归入心病之内,而另立命门病症与用药。其弟子王好古1308年《此事难知卷上问脏腑有几》中,在十二脏腑(肝心脾肺肾兼包络,为六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胞腑”,为十三脏腑,此说未被后世接受。王好古的“包络”还是“命门”,并非后世所谓的“心之衣”之类。元末明初滑寿1341年《十四经发挥》说:“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漫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影响很大,多被后人引述,夏英1497年《灵枢经脉翼》、张三锡1609年《经络考》、翟良1628年《经络汇编》都从滑伯仁“心包”有名有形说,张介宾1624年《类经图翼》也引述滑伯仁之说,并特别指出“此说为是,凡言无形者非。”后《医宗金鉴》又引述了张介宾的话。清·陈士铎1687年的《辨证录》中大谈“心包”及“心包”补泻 ,“心包”凡193见。叶桂1746年《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温病理论大纲,影响巨大。由此可见,“心包络”是在金元以后开始受医家关注,并逐渐认为它是有形之脏,相应地在名称上,大约明代开始,“心包络”比较普遍的被简称为“心包”,尤其清代温病学兴起后,其有关名著,相关论述中几乎都用“心包”一词。
    单独指明为心包(心包络)气虚实而设的方剂,在陈士铎1687年的《辨证录》中有出现;沈金鳌1773年《沈氏尊生书-卷十心包络病源流》中说:“《醫旨》曰:包絡虛,宜錢氏安神丸;虛而挾熱,醒心散;包絡實熱,宜犀角地黃湯、十味導赤散。”并专门列举了治心包络病诸药要品及方剂。沈氏所说《医旨》大概是指明代孙一奎(公元1522~1619年)的《医旨绪余》,但我查此书未见此论。近似的话最早大概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心之经”部分,原是讲心脏的虚实补泻。陶思渠(1785—?)的《十二经方义秘要》中心包络经部分,也列举了8个方剂。
    《辅行诀》五脏病中,心脏病方最多,八方,即多了关于心包虚实补泻的四方。这是学术内容上的一大破绽。它这种高度关注心包,类似将其视为一脏的学术,以及心包位于心外部的观念,还有“心包”简称的使用。都表明这些内容不可能在金元以前,极可能出现在明清。
    忆忘按:膻中非心包络,汤先生未及于此。辅行诀依托唐代流传的“食治”法度,极可能是早期【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二本经方家著作,散见于【千金】,其后被【素问】大肆改动、附会为药法,代表着经方理法被五行理论渗透、食治被套上药法的过程,参见【五苦欲补泻法的比较】。
    2016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9

帖子

525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346
发表于 2016-11-11 13: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得云开见月明,甚有启发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知行合一,锋钝不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7-4-26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2

帖子

1107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558
发表于 2017-7-17 2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2

帖子

1107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558
发表于 2017-7-17 2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2

帖子

1107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558
发表于 2017-7-17 2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发表于 2020-8-12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75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39
发表于 2021-1-24 15: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涨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3-29 21:03 , Processed in 0.11035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