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6325|回复: 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经脉的断代核心问题--心包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760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7:2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7-2-21 21:51 编辑

       从五藏五输五五二十五腧,到心独无腧,二者互相矛盾,必有一假。而此陈述为“假”的根本原因在于从十一脉到十二脉,使得原来的手少阴心主别出手少阴到小指 ,仓促之间未能安排穴位,故而“心独无腧”的表述,实质上暗中否定了【灵枢本输】所言,心出中冲手少阴也、心之原出大陵、心与小肠合的心脉,本位于中指后移于小指,同时期三焦为孤府的历史。而五五二十五腧本为五藏之腧,不存在心包络一词,同时期的标志是三焦为孤府。素问、千金俱无心包一词。因此心包络(简称心包)的出现而与三焦为表里的出现时间,亦即三焦结束“孤府”称号的时间,是十二经脉理论断代的核心。如果对此毫无认识,则老官山出土文物文献的解读,难免出现附会和误读。

甲:从十一脉到十二脉
       见于【难经】二十五难曰:有十二经,五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依【难经】惯例,整句摘抄古医经,则称“经言”。此篇不称经言,则为古医经所无,今新创。
    十一经脉以五藏六府冠名,总共十一经脉。
    第十二条经脉的来历:手少阴心主,分出手少阴,“别”为手心主与手少阴二脉。
    以上为十二经脉初始时期,发生于难经成书阶段,约当东汉中晚期。难经又名八十一问、八十一难、残难经(见【郡斋读书志】),难经在南北朝吕广作注后,再次残缺,后有杨玄操等人再作注辑补而成今见,与吕广所注难经有所不同,略。
    三焦本为孤府,则三焦与心主为表里的事件,晚出唐代以后。【备急千金】中三焦依然称孤府。叔和【脉经】中,手心主与手太阳为表里,即心与小肠合,符合【本输】所载。
    即意味着,难经此篇记载了两个时期的事件:第十二经脉的产生,以及三焦与心主为表里,发生在不同时期。即难经此篇完成于唐代孙思邈以后。
   
乙:内属于心的心主及其表里关系

无论是【九针十二原】的五六之数导致的五六腧穴共61,还是“心之原出大陵”而不是“心包”之原出大陵,与【本输】“心出中冲……手少阴也”而不是“心包出中冲……手心主也”,“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心与小肠合”同时“三焦为孤府”便显然的说明,其时手少阴同时名为手心主,即“手少阴心主”为同一脉,而【难经】“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则也提示手少阴心主本为一脉,否则何以言“别”?
且其时手少阴心主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为表里相合,更说明手心主“内属于心”为事实(见【备急千金】卷二养胎第三“妊娠三月,手心主脉养,不可针灸其经,手心主内属于心,无悲哀思虑惊动。”)而不是内属于心包。手心主之“五腧穴”本为心藏之腧,后乃变更为心包之五腧穴。
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心为君主之官,皆意味着心主乃是以心为主,而非以心包为大主。故手心主之脉,本为心藏之经脉。
【脉经】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王字一本作五)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即太陵穴也)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一作急痛)。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一作手少阳者,非)。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即后溪穴也)。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
以上可见手心主与手太阳小肠其时为阴阳经脉对称表里相合,即心与小肠合,而非小肠与心包合。同时有人意图将手太阳改为手少阳,以附会后来的三焦与心主的表里关系,被校书者识破,校语云“一作手少阳者,非”。而恰好宋改千金便将心藏脉论刺法条改作了手少阳:
【备急千金】卷十三 心藏脉论: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若心下热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剌手少阳治阳。(对比脉经,原作“手太阳”,宋改为手少阳)
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是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剌手心主治阴。
卷十四小肠府脉论: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治阴,心主在掌后横文中入一分;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
    千金在小肠府脉论刺法中,依然保留了手心主与手太阳小肠为表里的历史事实,与脉经同。可见历史上是心主经脉与小肠经脉为表里相合,并且刺法亦证明实践与理论相符合。

丙:十二经脉之心独无腧时期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解释了“心独无腧”,说明少阴心脉曾经没有腧穴的历史,对照如今所见手少阴有腧,存在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同时,“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的历史终结,成为“五六”三十腧。所谓的“五腧穴”便从61腧穴,增为66腧穴。而“五腧穴”,本为“五藏有五腧”而“六府有六腧”的五六术数所致的五六腧穴,最终统一名为“五腧穴”,是五行理论渗透的结果。
六腧穴的解释,【难经】六十二难曰:藏井荥有五,府独有六者,何谓也?
然:府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甲乙】(与【灵枢】同)“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 。”
难经的解释是因为三焦行于诸阳,故安排多一个穴位叫原,也算强调了三焦之尊号 “原”,后来又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原是十二经的根本,即膜原。且“经历于五藏六府”,故而单独设置阳经为六腧穴多出一个的解释并不充分。
而【甲乙】和【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解释才是正解:阳经原穴与五时不相应的原因,那时是因为阳经有六,为了符合阳经六数而已。故而“五五二十五”与“六六三十六”,分别应天六地五之数,并非源于五数的五行理论,则五腧穴之命名是因于五行理论而对针经的误会。
心独无腧时期,最先出现的穴位位置是 “掌后锐骨之端”,简称“兑骨”。
十二经脉的产生,显然并不是为了三焦洗脱“孤府”的称号。十二经脉的出现,一方面是十二地支在东汉进入历法纪年的强势影响,历法乃必奉之“正朔”,另一方面是阴阳理论的完善需要,十一脉时期的六阳脉五阴脉依天六地五之术数而来,显然并不符合阴阳哲学的对立互根,五阴脉缺乏完全表里阴阳相合。故而十二脉的出现是对“天六地五”术数的历史否定,但却与诸如六府五藏, 十一脉之六阳脉五阴脉、五藏五腧六府六腧,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七损八益、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等等不相符合,并未完全统一。

丁:心包络来源于对白虎通“三焦者包络府”的附会


戊:针经理论三个阶段

心独无腧是小指手少阴脉在某个时间段内未能安排穴位的非如实解释,最终有了穴位后,【邪客】篇的解释显然差强人意已成摆设。“心独无腧”是对历史事实的误解和歪曲附会。从五藏五阴脉,到六阴脉初时心独无腧,再到心脉又有了五腧穴,代表着针经理论的三个时期,大致对应着针经的三个时期:
“余闻九针九篇”【灵枢外揣】
“通于九针六十篇”【灵枢禁脉】
“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素问离合真邪论】
而【灵枢经脉篇】十二经脉理论的完善,晚于心独无腧时期,并且晚于三焦为孤府时期,晚于心包出现,最终命名手心主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且该篇又被后人增入人迎寸口脉法,于每段“是动则病”的分经候脉法之段末,显示该篇的修改者并未读懂原文而乱加乱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7-4-28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板凳
发表于 2020-8-13 09:33: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飞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20-10-12 17:13: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0

帖子

176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06
5#
发表于 2020-12-13 01:16:21 | 只看该作者
加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0 20:12 , Processed in 0.07910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