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岑 发表于 2014-11-26 00:09:45

红尘内外,悲欣交集

本帖最后由 周帅 于 2018-1-14 13:26 编辑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在红尘中,他是中国戏剧的鼻祖;在佛门中,他又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风情万种的奇男子李叔同
在1907年春节期间,李叔同公演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他饰演茶花女。这是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第一部,也是中国话剧史上记载的第一次正式演出。《茶花女》描写的是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上图中,弘一法师(左)时年28岁。他扮演的茶花女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
通过春柳戏剧社的演出,李叔同对西方戏剧的布置设计、服装、化妆、刀具、灯光等方面进行了潜心研究和大胆实践。有趣的是,多年后,他又用自己的这双手,设计出家后的僧服,下图为设计草图。裤腰一尺五寸半,可见法师的瘦削。
未卜先知,安然示寂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是提前预到自己死期的人,他临终前,与刘质平、夏丏尊等一一道别,安排好后事,一切都从容不迫,涅槃之像,面带微笑,慈祥安然,如睡着了一般。读弘一晚年信件,最让人钦佩的当是,他对衰老死亡的态度超然乎常人,不喜不忧亦不惧,表现的一如往常。
他给朋友的信中说到晚景,病体,没有哀伤欲绝之气,也少未竟事业之叹,人世死,极乐生,生死的幻变,于他如同家常。弘一法师晚年给朋友的信中多次提到诗句“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
在 圆寂前几日给李芳远的信中还说:“朽人近来病态日甚,不久当即往生极乐,犹如西山落日殷红灿烂,瞬即西沉”,在弘一法师给朋友的书信,看不到“日薄西 山”、“苟延残喘”之句。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九四二年十月,弘一法师在泉州温陵养老院急衰病,自觉慧业有成,理当迁化,遂不顾学生刘质平写信苦劝,坚持“谢 绝医药”,“决心往生”,且预知迁化日。当天李叔同又写遗书别赋二偈与刘质平诀别。信曰:
质平居士文席: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谢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前所记日月,系依农历也。谨达不宣。音启
二天后,李叔同即于泉州不二柯温陵养老院安然圆寂。“悲欣交集”四字,是弘一法师的临终遗书。寥寥四字,无穷玄机。

郑晓岑 发表于 2014-11-26 00:22:49

本帖最后由 郑晓岑 于 2014-11-26 11:06 编辑

因为喜欢,收集了几篇关于弘一法师的文章,贴于论坛,有兴趣的可以了解。

金雪松 发表于 2014-11-26 11:50:34

本帖最后由 周帅 于 2018-1-14 13:28 编辑

喜欢李叔同的书法,下面贴几篇
http://img2.scimg.cn/userupload/yz/item/2692/800x800/0850156180245a43690682d52.jpg




李骁原 发表于 2014-11-26 21:10:07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郑晓岑 发表于 2014-11-28 15:35:22

这首《送别》,意境之高,让人叹服!但没想到,这些文字竟在五年后一曲成谶,
成为已是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与妻友别离一幕最合适的注脚。

高辉 发表于 2015-4-21 22:11:33

以前晚上经常听李叔同的故事   

李勇超 发表于 2015-5-24 22:38:23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弘一大师

高凉一地蟹 发表于 2015-12-28 20:10:16

李叔同,一个不朽的名字。

经方理法 发表于 2016-7-18 15:00:38

悲欣交集,悲在久染红尘不自知,欣在遁入空境已超脱。

郭官府 发表于 2017-4-28 00:29:39

了解一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红尘内外,悲欣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