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4019|回复: 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所谓大师——(四)只会临摹的张大千

[复制链接]

48

主题

127

帖子

33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
金币
210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5: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雪松 于 2014-11-25 19:43 编辑

转自天涯
作者:牧笛含烟
  (四)只会临摹的张大千

  在流传千余年的众多优秀古琴曲中,我最爱的是山水题材琴曲,喜《高山》之高古刚健、苍浑雄奇;好《流水》之酣畅淋漓、气韵生动;羡《樵歌》之空山古木、傲然出世;慕《渔歌》之泛舟五湖、徜徉太虚;叹《潇湘》之烟波浩渺、云影连天——。每听之抚之,沉醉其间并喜优皆忘。近日却费不少的功夫学了一首颇具哲理性的大曲《墨子悲丝》,不仅是因那“音走圆珠,声碎金玉”般悠扬凄婉的节奏吸引我,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曲子所具有的深刻寓意。大思想家墨子出行,见质本洁白的素丝被染为黑、黄、蓝等各种颜色,于是联想到在社会中因受不同环境污染而不能保持清白的人是很可悲的,故感慨之。人生来都是一样,没好坏之分,但在成长中却会因环境的各异而变成各类不同的人,“尧染许由成圣君,纣染崇侯为暗主”即是。因此,在我们学习书画时道理亦同,择范本及选帖不可不慎也。一生与古代诸多大师作品为友的张大千先生,也因亲近先贤、在多次与大师佳作对话的过程中体会领悟出受益终身的道理来,并一举成为声播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家。

  学习中国画是与西洋画有本质区别的,西画入手即以写生为主,而中国画初学尤重对古代经典作品的临摹。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代画家的不断写生实践与总结,自然中的山水树木等也经删繁就减的提炼形成到近于完美的各种程式,直接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直接继承前人优秀经验,在学习时间上也必然会大大缩短,可以说是条成功的捷径。
  在近代中国山水画家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摹古派与写实派。摹古者以古代经典为学习对象,不论是一味模仿或是融汇贯通而形成自己面貌,终难越出古典规则而与现实相距甚远。另一派在注重传统的同时更强调到真实自然中写生,从自然中获得新鲜的景色及生动的造型,使作品更具现代真实感。如果从写实作品的新颖丰富、真实生动来比较,古典派画家的复古作品我们只有说他们是只会临摹,而张大千又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张大千生于书香世家,受能书善画的母亲所影响,幼年的张大千便以擅画而名闻乡里。因喜好美术,十八岁的张大千又跟随二哥张善子去了日本两年,这两年间他系统地学习了绘画史、绘画理论及绘画基本功,为日后逐步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回国后,大千到上海又拜名士李瑞清、曾熙二位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国书画,书法从魏碑入手,绘画从石涛、八大起步,然后又跨越明、元、宋、直追唐人神韵,尽览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由于大千先生天资高,学又刻苦,所临古代名作形神具备,几可与原作乱真。大千对临摹的感受是“临摹前人的作品时,一定要不怕反复,要临到能默得出,背得熟,能以假乱真,叫人看不出赝品,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笔墨真谛,学到前人的神髓”。由此可见他对临摹的刻苦程度与体会之深刻。张大千是个靠卖画为生的画家,这里且不说他造出众多石涛假画的目的,也不认为象《张大千欺骗了大千世界》之类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想年轻的大千大概是持才傲物而已,他只是觉得以自己的能力骗过所谓收藏家与鉴赏家很好玩,也是验证自己绘画实力的体现。在当时,不仅有象罗振玉、陈半丁这样的学者、画家、收藏家看走眼,就连鉴赏家兼山水大师黄宾虹都曾误把张大千的仿作当做石涛真迹收藏而如获至宝,知道后又不得不赞叹这位狂放而才华横溢的青年。随着其影响的迅速扩大,张大千成为美术界瞩目的人物,不仅有“石涛第二”的美誉、“南张北溥”之说,而且还被推举为首届全国美术展干事委员,那年他仅三十岁。

  记得才女张爱玲曾说过“成名要趁早”的名言,先不论这句话的对与错,但这句话的确是误导了许多人。你想,整天生活在各类记者的包围之中,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还会产生自满、自我膨胀等负面作用。年轻的张大千成名了,每天要接待川流不息的来访者、求画者,为节省时间,他就在客厅中放置个大画案,边画边聊,开始时还不适应,后来就逐渐习惯了,再后来若没人聊、没人看时反倒画得没精神了。中国画讲究作画时的“静气”与“忘我”,还讲究“厚积薄发”与“大器晚成”,如从这两点来要求的话,成名早且心急气燥、喜欢表演的张大千是绝难成大家的。
然而张大千却于一九四一年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敦煌探宝之路。敦煌石窟建于先秦,历经魏晋、隋唐至元代,长达一千多年,存有雕塑及壁画作品近五百窟,是一部活的美术史。来到敦煌后,原打算考察两三个月就走的张大千,竟被这气势宏大的壁画深深震惊与吸引,他决定留在这里临摹学习,没料想这一停就将近三年时间。在这里,已经成名的大千先生象个虚心的小学生,不知疲倦地研究传统绘画的线条、色彩及构图法则,虔诚的吸取古代遗留下的丰富艺术营养。他这时的临摹,主张将古人的笔法、墨法、用色、构图等通过一张张的画作,仔细观察它的变化,并加以了解、领会、深入内心,达到可以背出来的程度。然后经过背临的过程,使古人技法运用自如,最后把把古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他以坚强的毅力与恒心通过研究、整理、临摹这些千余年的艺术积淀而终有所成。在随后的系列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中,他不仅为“敦煌学”的兴起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还为自己赢得了“当代第一大画家”的最高荣誉。

  张大千是幸运的,他的敦煌之行,彻底奠定了其一生的艺术地位。敦煌为近代所发现的最珍贵的艺术宝库,宋元以后的画家从不知道敦煌,在历代绘画作品中,也很少有人能见到北魏、六朝、隋唐的真迹,敦煌石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正宗所在。他饱受这千年艺术殿堂的洗礼,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于一身,画艺随之大进。
  张大千又是遗憾的,翻开大千画集,我们总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前人熟悉的影子。山水中尽是传统古法,或董源、范宽,或石涛、渐江等;人物也多为敦煌壁画人物之仪态;其擅长的荷花中也是吸取了壁画中莲花花瓣的优美造型和流动的线条;书法中亦有老师李瑞清、曾熙般模样;就是他晚年有所成就的青绿及泼墨泼彩其实也是从各类壁画肌理中悟出的,并且创作时仍是传统程式。艺术贵新,每位成功的画家都有自己的表现语言及手法,大千先生在和古人的接力赛中表现是优秀的,也有能力冲向大师的宝座,但他在接近终点时却停了下来,虽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总是很遗憾的。

  即使这样,大千先生还是给我们不少启示,临摹极为重要,会临摹也可成为一流的画家。可我们是怎样临摹古代经典作品的的呢?先不说选择范本格调的雅俗,即使是面对优秀范本又会怎么临呢?曾见一位倒也是很刻苦的先生临的十余幅历代名作,大体上造形挺象,但用笔全都走样了,其实他这是出力不讨好的,既收获不大也浪费时间。比如有人练书法就是抄书般一遍遍过程,一生也就是写字而已!而我们学古人绘画主要是研究他们的用笔及造型方法,再经熟后生的锤炼过程,一石一树的局部长期练习
足矣,并非你认真临一遍完整的作品就会有收获。或还不明白又完成任务及数量般进行下张了。对于临摹。张大千的观点很经典“临摹是向前人学习,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得其意、忠其形、传其神”。回望历史,越是学习传统功力深厚的成就越大。张大千的临古之作往往比古人的要好,因他见识广、功力深,临时能去粗存精,临作比原作还好。他所模仿的石涛作品,日本人明知道是假还买,因为就其艺术价值来说高水平的假作品同样是值得收藏的。
  如果同另一位生前不知名的集传统大成的画家黄秋园相比,张大千是一棵根系发达并善于吸取各种养分而长成的大树,虽枝繁叶茂但没结出相应的果实来。而黄秋园更象是讨百家米而煮成的一锅粥,什么味道都有而又和谐统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11-1 08:33 , Processed in 0.0830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