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46403|回复: 55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苦六辛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15: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五苦六辛:《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但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


《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日,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


按班固的观念,这里的五苦六辛,与天六地五,存在着同构关系。苦辛,也是阴阳之分,所以才配以五六之阴阳、天地,才能与“寒温”、“浅深”、“味气”、“水火”、“寒热”并列而论。


因此,苦辛之味,非针对藏府,或者药物有五种苦、六种辛,仅仅是阴阳之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5-3 16:10 , Processed in 0.0820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