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王庶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方理法的三变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帖子

5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43
11#
发表于 2016-8-30 14:36: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研究的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二星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0
金币
5
10#
发表于 2016-8-20 17:52:13 | 只看该作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先辨寒热,再据病势,遣方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0

帖子

115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036
9#
发表于 2016-8-19 15:3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8496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经方理法 发表于 2016-8-18 15:05
又仔细看了一遍,你说的是对的。
任何理论的提出,不可能一出现即完美无瑕。人类的认知,都要经历不断完善 ...

还有一条线是脉法,从五藏四时脉到寸尺阴阳脉,也是意味深长。四时脉实际是寒温表现,寸尺脉的阴阳指空间表里营卫上(中)下三焦,这个阴阳是空间属性而不专指寒热。四时脉的寒热属性是用水火代表的,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水火之齐”,而看不到“金木之齐”。虽然寒热表里虚实是经方演变一直都并存的要素,但是存在侧重。草石之寒温,也是针对疾病的寒温作用而言。所以根本在于对疾病的定义问题,这是医学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各派的根本区别和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0

帖子

115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036
7#
发表于 2016-8-18 15:05:32 | 只看该作者
又仔细看了一遍,你说的是对的。
任何理论的提出,不可能一出现即完美无瑕。人类的认知,都要经历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个节点处都会格外强调,弥补前者的缺憾,经方概念也不例外。正如文中所讲,从寒热到表里,再到虚实,出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
但是,单就寒热而言,《汉书》的经方概念,它是侧重于药理学,非病人之寒温,也就是说不是辨证层面上的用意。比如,“本草石之寒温、假药味之滋、辨五辛六苦”,都在强调药物的寒凉温热属性,从而恰如其分的选择“水火之齐”,告戒医者在大方向上不能错,以免出现“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的误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8496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4:00:23 | 只看该作者
经方理法 发表于 2016-8-18 13:47
古文,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最忌讳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所以,诊断时才需要四诊合参,整体观势。孤阳不立, ...

三变是有还是没有,不是一句“认识上的差异”就能否定的,既然是差异,必然有所不逮有理解不了的,正如你认为三者可以并存无差异一样,经典经方遵循经典的学人,是不会同意的。如果寒热到表里的这么重大的变化都毫无认知,那是无从说起的。你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就与太医疗伤寒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0

帖子

115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036
5#
发表于 2016-8-18 13:47:15 | 只看该作者
古文,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最忌讳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所以,诊断时才需要四诊合参,整体观势。孤阳不立,无阴无阳,纯粹的寒或热,不存在。表里虚实寒热,必有夹杂,治分标本先后。既然表里虚实寒热,都可以用阴阳来归属划分,一个个案必然都涉及“表里寒热虚实”的。因此,经方理法不存在三变式的次第感,若有,也只是后人认识上的差别。个人的理解,欢迎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8496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3:44:21 | 只看该作者
经方理法 发表于 2016-8-18 13:33
我认为"水火"只是阴阳的代名词,不能简单等同于“寒热“。

1、水火之齐不是“水火”;2、仓公传,火齐汤是逐热剂;3、即便水火可以对应阴阳,也是有确定意义的,并非泛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0

帖子

1156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036
板凳
发表于 2016-8-18 13:33:5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水火"只是阴阳的代名词,不能简单等同于“寒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沙发
发表于 2016-8-18 03:17:46 | 只看该作者
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6-14 14:41 , Processed in 0.08496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