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3905|回复: 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问》成书晚于《小品方》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50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1: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5-9-14 01:24 编辑

陈延之《小品方》的成书年代是可以大致确定的,其上限是《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成书之后。
元嘉三年(426年),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任秘书监,殷淳任秘书丞。他们奉文帝命"整理秘阁图书,补足阙文。"(《宋书·谢灵运传》)要补足阙文,就需要征购天下书,还要加以校正、抄写、整理编目。经过六年,编出《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也就是说,成书于公元432年。
《小品方》引用了《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上十六件,皆是《秘阁四部书目录》所载录者也。”因此,《小品方》成书上限是432年。据此,陈延之若于30岁左右写出此书,则其人生卒年约为400-480年。
这对于《素问》约成书于公元480年,又增加了一个有力证据。理由是陈延之根本不知道长夏一词,或者说,他讲的内容与《素问》冲突,有较大差异。
《小品方》卷第二 治头面风(论杂风状)诸方:
说曰∶风者,四时五行之气也,分布八方,顺十二月,终三百六十日。各以时从其乡来为正风,在天地为五行,在人为五藏之气也。万物生成之所顺,非毒厉之气也。人当触之过,不胜其气,乃病之耳,虽病然有自瘥者也,加治则易愈。其风非时至者,则为毒风也,不治则不能自瘥焉。今则列其证如下∶
春甲乙木,东方清风,伤之者为肝风,入头颈肝俞中。为病多汗,恶风,喜怒,两胁痛,恶血在内,饮食不下,肢节时肿,颜色苍,泄,嗌干鼽衄。
夏丙丁火,南方汤风,伤之者为心风,入胸胁府藏心俞中。为病多汗,恶风,憔悴,喜悲,颜色赤,洞泄清谷。
仲夏戊己土,同南方汤风,伤之者为脾风,入背脊脾俞中。为病多汗,恶风,肌肉痛,身体怠惰,四去不欲动,不嗜食,颜色黄,憙 因人虚实之变。阳气有余,阴气不足者,则内外生热,在中者令人喜饥。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者,则内如有寒从中出,肠鸣而痛。
秋庚辛金,西方凉风,伤之者为肺风,入肩背肺俞中。为病多汗,恶风,寒热,咳动肩背,颜色白,霈然病疟,昼瘥夕甚。
冬壬癸水,北方寒风,伤之者为肾风,入腰股四支肾俞中。为病多汗,恶风,腰脊骨肩背颈项痛,不能久立,便出曲难不利,阴痹,按之不得小便,腹胀,面庞然有泽,肿,时眩,颜色黑,令人厥。
右四时正气之风,平人当触之过,得病证候如此。


本段开头不是“经云”,也不是“论曰”,而是“说曰”,说明这段可能是作者自论,若引用他人,则会注明出处。而论、说二字意义基本接近无甚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出现了“仲夏戊己土”,春夏秋冬四季,怎么配五行的问题。
西汉时董仲舒说,四时而五行,土兼之也,不可以名以一时之事,所以董仲舒显然认为土不主时。
西汉到两晋,有季夏或溽暑之词,指的是夏季最后一月,即季夏,也就是夏季6月(阴历)。而仲夏是夏季第二个月,即阴历5月。
那么,陈延之的分法,五时分配就出现了:春3个月、秋3个月、冬3个月,与夏、仲夏,成为五时,如果从夏季3个月中间抽出1月代表戊己土,无论如何,不该是仲夏,否则夏季就被割裂成分开的两个月:孟夏、季夏为丙丁火,中间夹着一个仲夏戊己土。丙丁火来了一半,先停止,接着戊己土,再来丙丁火?这样五行岂非打乱次序了?这是一个问题,其次,四时分为五,分配不均,分别为3个月、2个月、1个月、3个月、3个月,这样是难以理解的,莫非五行配时还有长短?古人可没对此做过解释。接下去,原文又说:
四时风总名∶春九十日清风,夏九十日汤风,秋九十日凉风,冬九十日寒风,其气分布八方,亦各异名也。太一之神,随节居其乡各四十五日,风云皆应之。今列其风名如下∶
东北方艮之气,立春王,为条风,一名凶风,王四十五日。
东方震之气,春分王,为明庶风,一名婴儿风,王四十五日。
东南方巽之气,立夏王,为清明风,一名弱风,王四十五日。
南方离之气,夏至王,为景风,一名大弱风,王二十七日,合仲夏也。
仲夏中央之气,主立八方之气,戊己王十八日,合夏至合四十五日,风名同。
西南方坤之气,立秋王,为凉风,一名谋风,王四十五日。
西方兑之气,秋分王,为阊阖风,一名刚风,王四十五日。
西北方干之气,立冬王,为不周之风,一名折风,王四十五日。
北方坎之气,冬至王,为广莫风,一名大刚风,王四十五日。
上八方之风,各从其乡来,主长养万物,民众少死病也。


接下来,分配八风八方。春九十日清风,夏九十日汤风,秋九十日凉风,冬九十日寒风,45x8=360,刚好一年,这个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会发现,文中多了一个中央,也就是八方+中央,这个中央是王45日。但是,“南方离之气,夏至王,为景风,一名大弱风,王二十七日,合仲夏也。”这就更奇怪了,南方这个离(火)之气,居然只有二十七日,并且从夏至开始算,则会跨入仲夏这个月初5,而仲夏又是“中央之气”,“主立八方之气,戊己王十八日,合夏至合四十五日,风名同。”
也就是说,八风总共天数是7x45+27=342,再加中央之气45日,为387日,超出360日27天。而这超出的27天,是重叠在九气之中的,也就是说,存在重叠。这个重叠,作者解释了:“戊己王十八日,合夏至合四十五日,风名同。”从南方离之气后开始算戊己王有十八日,再加上从夏至到戊己王的二十七日,18+27=45。
看官,明白陈先生讲的了吗?陈先生开始说的是,“仲夏戊己土,同南方汤风”“风同名”,风的名称是一样的,但是受伤以后,得病不同!“夏丙丁火,南方汤风,伤之者为心风”“仲夏戊己土,同南方汤风,伤之者为脾风”仅仅因为时间不同,所以同样的风也造成病不同。
不仅有这个不同,并且仲夏并不完全是中央戊己土的时间,第二段讲九风,说的是有四十五日风同名,并且指出,戊己王只有仲夏这个月的十八天,也就是说,仲夏戊己土真正的时间,既不是一个月,也不是四十五天,而只有十八天!“中央之气”,主立八方之气的戊己王居然只有十八天。
好了,陈延之说的既不是土王四季各寄十八日,也不是6月的季夏或长夏,而是仲夏之中的十八天。
我们再来看唐代王冰是怎么注释长夏的:
《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其实古人对于长夏,甚至《素问》本身对于长夏的定义,也是含糊不清,导致今人起码有好几种理解。其中之一便是王冰说的这种,长夏就是季夏6月这个月,另外一种,说土王四季各寄十八日,才是长夏,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而董仲舒认为根本不主时,因此土没有专门的时间,兼处四时,也可以理解为土枢四象,加上陈延之这个,就有四种,而陈延之说的戊己土是仲夏5月中,不是季夏,也不提长夏一词。可见,陈延之生前并未得见《素问》之书。并且长夏一词晚于陈延之。
而最早著录《素问》的是《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有《素问》八卷。而阮孝绪《七录》成书是,普通末(约526)成《七录》12卷。
因此,综合其他南北朝资料(待续),《素问》成书的上限约为 480年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6

帖子

31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2

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5-9-14 08:25: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师兄这么晚还不忘整理资料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6

帖子

18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94
板凳
发表于 2016-10-21 11:41:24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经典,才能有所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7-4-28 09:55:3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5#
发表于 2020-8-13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5-5 15:12 , Processed in 0.07714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