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10483|回复: 13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针十二原第一 新解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针十二原第一
讲第一篇之前 简单说一下背景
先秦由于受到工具的限制,冶金技术不发达,只有青铜器,有粗制的青铜针具,形体较大,多作刀头,相当于手术刀,扁鹊常用的工具,仍然是砭石。扁鹊时代外治法针具很少,用的是砭石,没有针可用,到了炼铁技术发达才出现微针,而微针不等于小针,微针就是九针,各有用途。仔细看九针,里面多数的针具是用于泻法的,用于补法的针具有哪个?小针是可以补也可以泻的,还有一个也可以补,鍉针。也就是针偏于泻,但是小针的出现标志着针法的补法出现。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泻表阳气的;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泻分肉间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补脉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三棱针,大泻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这两个也是泻;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毫针就是小针的代表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微微留针可以补养可以治疗痛痹这个补法实际是调动自身津液阳气的补养,并没有增加什么;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长针就是刺得深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最后一个就是大针,古人用大针治疗关节积液是泻法用的。因此针刺的补法,对于自身津液、阳气不足的只能暂时取效,必须要用药物来辅助调节,就是说的阴阳形气不足的情况,针补是达不到目的的。针具基本的情况就是这样。大针的治疗还是偏于泻法,对于解剖熟悉的针具不是问题。
“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直隶绵州志隐逸》卷41),涪翁“所居处为渔父村”,“在涪城东四里”(《三台县志·方使》卷9)《后汉书·郭玉传》“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即涪江,在今四川省境内绵阳),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翁授弟子程高,高授郭玉,玉为汉和帝太医丞。”涪翁大家都知道,但是忽略了这个人的存在。需要分析一下。这个老头子是避王莽祸才到了绵阳。年代基本可以确定为王莽兵败身死的那年,什么人需要避祸呢?长安城的人,绿林军围攻长安,火烧未央宫三天,一般平常百姓没有文化写不出医书的。当时能够写针经的人有几个?只有一个,李柱国。李是当时整理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的唯一一个御医。地点在天禄阁,天禄阁在未央宫外不到百米。在战争中医书都毁掉了,作为一个唯一整理这么多医书的人换成各位,你们打算怎么办?涪翁,隐姓埋名,医术超凡却乞讨为生,必有事焉。这个事情,就是写针经还有诊脉法。也即是仓公传下来的的黄帝脉诊之类。这就是后世黄帝内经的祖本。医家七经除了黄帝内经,其他看似都失传了。实际不是。以为都失传了,但都没有失传,现存内经不是西汉末整理好的,而是涪翁写下来的。(参见经典经方医学论坛:汉御医李柱国)
《九针十二原》这篇文章的内容,包括了《小针》、《九针》、《十二原》本来《小针》是一篇独立的文章,从《小针解》就可以知道,《素问针解篇》和《灵枢小针解》,都是对《小针》一文的注解。而后来,把这些文章编辑成书,专门讲针刺,叫《针经》。《小针》的纲领,就是辨虚实,以及补泻的具体操作。《内经》的时代与作者,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西汉中晚期,甚至更晚。仓公淳于意的脉法,在内经《素问》中多处有所体现。但我们从仓公《诊籍》可以看出,仓公仍然注重汤药,病案中虽有针刺,但并不以针为主,其论病论脉,罕有专重针刺方案,而脉法也与针医不同,可见仓公不是《小针》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0:05 | 只看该作者
《九针十二原第一》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百姓的意思是百官,不是老百姓。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一般统治者不会有这种言论,万民生病因为租税多而不给,不能自足因此生病。这个微言大义,实质攻击横征暴敛。因此,作者必定不是官方人物。
原文: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毒药含义有三:偏性、副作用、毒性。从砭石到微针是个飞跃。其作用的要领“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提出了经脉的概念、其内涵为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营:建造。这里提出了逆顺、会的概念。逆顺就是虚实补泻,会就是穴位。
原文: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这段很简明,提纲的说法,这个口气也是个大师。原文: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这说明文章齐备只需编排顺序。这个顺序,强调先立针经,素问里面也讲,法往古者,先知针经。说明针经应排在前面。
原文:歧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古人有数字崇拜,一是自然数最基本的九个数,但都被赋予一定的意义。编排次序的依据和标准,就是从一至九象征着:“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但这只是个概念化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具体事项。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一”,所以一也就有了哲学的含义,并不只是一个单纯数字。一以配天,表明其重要性。所以,第一篇极其重要,就像天那么重要了。
原文: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小针的要领,说起来容易,而要理解接受却困难。
原文: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守,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作为动词,就是遵守、奉行。形就是看的见的外形形体表现。神是什么呢?就像客在门,也是有表现的。门在哪里呢。门,就是用来出入的,而出入,就在于会,也就是可用于治疗的穴位,也是可以判断诊断逆顺的会。《灵枢本神第八》“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神是可以表现于外的,这个处所叫做门、出入之会,也叫穴位。而神的内涵,也就是五藏之所藏
原文: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没有看见疾病之情形,也就不知该取何处之原,也就是会、穴位。
原文:刺之微,在速迟。
刺法精妙之处,就在于快慢。
原文:粗守关,上守机。
这里提到机关。古代,机关由牙机、关闩、闸板等构成。机即是扳机。关,就是古代门背后那根杠子,作用就是保险。要拿下来才能开门。注意,关是门背后那根杠子。
关阖枢,关折,就关不住门。关门不利,就会泻下而不是留饮。至于关阖枢为什么被误会成开阖枢 讲到后面几篇就知道了。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素问这里的比喻,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弩,也是机关的用法。这里比喻的就是机弩。
可见,《素问》《灵枢》都用机弩来比喻针刺,因为机弩是秦汉时期最强大的武器。
原文: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机,扳机得有个空间这个空间不大。这个机的击发是需要静下来体会的。你们打过枪就知道,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就是要精神集中,才能体会机括击发的微妙。不可逢,逢有遇和迎的意思。机弩击发,迎上去就会被击穿,而在后面又追不上。比喻机弩的威力强大,说明守神的重要,比守形强大多了。这里与具体针刺,没什么关系如果强行解释,就会莫名其妙。
但《甲乙》是这样的:机之不动,不离其空。机不动,弩不发射。
原文: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这一句注解也是问题很多。第一个发一般理解为头发,第二个却变成了发射。这是不对的。这句比较关键,历代注家都解错了。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知道机弩用法的,不会举起来就发射,不知道用法的扣着也不知道发射。机弩发射之前要干啥、要瞄准,对不?举起来就射不瞄准,那是射不中的。
原文: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期,会也。——《说文》;归妹愆期。——《易·归妹》;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期,意为约会、约定。这里用了工字,甲乙经这里是上字。
往来逆顺,这个要点的约定、规定,粗医是不知道的。
原文: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这里解释了往来顺逆,往=逆、来=顺,顺逆又被后面解释了。顺逆另一个表达,就是迎随。顺就是随,迎就是逆。也就是补泻的三个表达:往来、逆顺、迎随。
以意和之,这句比较迷惑人“心有所忆谓之意”《本神》意思就是要记住这个虚实补泻的规则,在实际操作中以此来调和虚实,小针之道全在于此,讲了大半天,强调守神,最后落实到辨别虚实补泻。有一些人理解为心理意识在那里做什么想象,这种医学,叫做心理学,不是针刺。
守神的意思就是辨虚实,而虚实的表现,除了症状主要在于脉诊。这在后面有说明,这篇文章太过跳跃,思维天马行空,不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
原文: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这里讲大原则,关键是后面几个若字都解释为好像,这是不对的。似有似无,这等于没说,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这里对补泻进行初步描述。因此素问针解的好一点,小针解完全乱讲。
《素问·针解篇》:“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也就是说,缓慢出针而疾速按闭针孔为补;快速出针而不按针孔或稍后按闭针孔为泻。这个解法也错了,下文可知。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就好比有无、先后就好比存亡(比如,先人就是亡人),而补泻就好比得失。判断虚实就等于判断有无;判断后与先对应存与亡;进行虚实补泻的操作,就对应了得失。并不是注家注解的若有若无之类,那就玄了。这篇文章没有一点玄虚的东西。
原文: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这里提出了九针来针对虚实补泻,前几天讲过九针了,就略过。补法,进针的时候要慢如蚊虻止,行针很微,微以久留,稍微留一下,如留如还,动作轻微。补法是轻刺法。
原文:泻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忘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这一段补泻的说明文,一直是错的,以至于这一两千年来 大家都看不明白。注意这里面的错简,这是人为导致的。也就是说,有人故意打乱了这段话,不让大家看懂。调整一下语序,不增减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1:56 | 只看该作者
泻曰迎之,迎之意,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邪气得泄,必无留血,急取诛之。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忘之,如蚊虻止,若行若按,如留如还,按而引针,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泻法,必持而纳之,必须,持:握,纳之:进针,持握进针之处,然后进针,放而出之:得放出东西来。排阳出针,排:挤压阳部皮肉,挤压皮肉出针,邪气就泻出,邪血就放出。包括血液或者液体。
比如肿胀,放出的就是水液,扭伤的肿胀,毫针也可以泻。捏住握住肿处,毫针刺,慢出针,带出水液,肿第二天明显大消。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忘之,如蚊虻止,若行若按,如留如还,按而引针,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若忘之,就象忘了在做什么。像蚊子动作很小很轻。若行若按,如留如还,看不出来在行针。最后,按住针处,往外出针,要快一点,去如弦绝:弦断了,那个快速突然,出针。这里是止血止气,出令左属右,左手属右手,属就是附带,连带跟着过去按住针孔,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按住外门当然气实,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注意,是谓内温,这个断句是不对的。补法,不一定导致升温的。历代注家断句有好几处关键错误。
因此,补泻操作的要领,一是行针进出的快慢,二为是否按闭针孔、是否放气出气。这才是古典补泻真实的意思。后世所谓的左右捻转、提插之类,皆是妄想。
原文: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审视血脉,注意查看皮肤上的血脉、络脉,殆,危险,查看清楚血脉,针刺就没有危险。也就是说,该不该刺血脉,尤其不该刺血脉、不能放血之虚病,就不能刺中,刺中就叫针害。
原文: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取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
这句话也是误解千年,这是讲泻法,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方刺就是“泻必用方”,就是泻血法。以日方温,天气气温还好,太阳挂在上面,还有月方满,古人认为月圆时,人体气盛。为什么泻法要天气好呢,日头还挂着,有什么后遗症好处理,夜间就难说了。另外就是古人重视阳气。
及与两衡,还有两个衡量,哪两个“衡”呢?
取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视之独满,切之独坚,就是刺络放血啊,看上去是饱满的摸上去是坚实的。望诊、切诊,符合就是两衡。泻法,必须脉坚,脉软,不可泻。
断句确实是个大问题,举个例子: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所有的版本基本都是这样断句。
修正: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甚病,还需要解释吗?这简直是藐视古人智力。病益甚是下一句的话。我看过的任何版本,这里断句都错。古人就这么断,一直没人敢改。
血脉指的是血管。经云:脉者血之府;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血气者,人之神。
脉的准确定义:血管。
经脉呢,经脉的意义就多了,经、脉、经别、经筋、经水。。。络脉、皮部、孙络。。。
不需要什么图,到后面解构完就知道了。
禁脉  来源于 脉诊,是扁鹊发明补充的。
经脉,之前不叫经脉,叫做足臂十一脉,或者禁脉。
经脉起源于血管的直观,逐渐构建了整个身体结构。
经脉的内涵:气血,也就是营卫。
营行脉内:血液;
卫行脉外:津液。
所以,“经”可以定义为脉外所有的部分,这在难经可以明确,不是什么内部结构,而是完全分类。结构决定功能的错误,在解析经脉理论时必须提出。经络研究国家投入超过20亿就因为一个错误观念。
而古人的经筋、皮部等分类,明确了完全分类的意义。
为什么留针候气、致气,古人有比较简明的解释:
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可见这个补法实际是调动自身津液阳气的补养,并没有增加什么,只是局部暂时的增加,因此补法是有限的、局部的、暂时的,真正的虚证,阴阳形气皆不足,针补是不行的,要“调之以甘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3:06 | 只看该作者
保持一定的压力有持续性,针刺的时候,左手的协助作用很重要。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注意这句话,移气,神气得复。这个气就得到补充,这是对虚证说的。关键是怎么实现的,这个移气,是生命自身的功能,外加的手段只是辅助。针刺是很简单的,唐代以后就没落了,金元时期出现了子午流注,针刺就完蛋了,本来面目全非。真正的经典,是甲乙、灵枢 。
孙思邈犹知背腧穴取法,宋代以后,背腧穴位置全错,这个,黄龙祥讲过。明堂诸家,本来并不统一,被宋代统一以后,问题实在多,就是穴位归经的问题,强行归经,结果经脉路线就曲折得成了锐角,这摆明是挑战自然,自然界河道有锐角转弯么,人体经脉为何能锐角折弯,有谁见过血管可以锐角弯折。
看灵枢也会看出很多问题,天府穴本来在腋下动脉,现在叫极泉,归经、位置什么都变了,很乱,这个理论到现在没交代,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换言之,这是古代解剖学,因此完全可以用现代解剖学替代,这个结论很多人会受不了,暂时会遭到抵制。虽千万人吾往矣。
漏了两句,补上。原文: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持,握、拿着。坚者为宝,有两种理解,一说手如握虎,形容捏得很紧,倒也符合事实;一说,针具的选择,要选择坚韧的铁制针具,也符合当时的情况,铁器在汉代曾是管制物品,精铁炼制针具也相当不易,是很宝贵的。但是,持针之道,不是择针之道,还是理解为手如握虎为好。
原文: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
正指直刺,持针正对着欲刺之处,不可以偏左偏右。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细微的现象,要注意病者微细的变化。
原文: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
这段讲有邪气在经脉的情况,经脉有邪气,指的是外邪,邪气通常处于较表层,浊气在脉中,也就是血液。《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浊气归心,心藏神,血者,神气也、脉舍神,都是血液的意思。脉里面就是血液,这个好理解。清气与浊气相对,在分三层的最下面一层,也就是深部,本属于正常的体液。清气就是正常津液。浊气就是血液。这是这里的分法。其他地方就未必了。作者很多的,讲到后面就知道了。所以,这时候针刺,不需要太深,达到陷脉的程度就可以出邪气,刺中脉管就会出血,再深,就针得太深,邪气未出反而被带进去,病加重。
原文: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皮肉筋脉刺法有深浅的区别根据虚实有不同补泻的用法,不要搞反了,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这里一段,千年来都断句错了。补法,就不可以刺中静脉了。一般是这样,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这就是通行的断句法,是谓甚病,还要再解释下病益甚。你们觉得有没问题?甚病还需要解释么?因此病益甚是下一句的话。古人写文章不会有这么重复啰嗦的,惜字如金。
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在补泻反,病益甚的基础上再取五脉,干啥?取脉那是放血了,病得很厉害再放很多血、五脉之血,那就容易死掉了,放三脉的血,就恇,体虚难复(恇,衰弱),这就叫夺阴者死,夺阳者狂。狂,就是烦躁,不一定是精神病发狂。针害就是这些。五脉就是五藏的脉,属阴。三脉,是三阳的脉。
原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无问其数,什么数?呼吸的次数。气至呢?其他篇章解释了“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灵枢终始》。气至的意思,是脉气脉搏的坚实与柔和的变化。古人总结为两个字:坚软。能知脉之坚软者,知补泻之要。原文记不清出自哪篇了。凭脉判断气至与不至,作为疗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言快”感觉松快,也是标准之一。脉象是守神的主要内容。气不至,就不要管刺了多久、刺了多少次,还得继续如法而刺。刺而气至,就不可以再继续针刺,就该立即出针。这就是气至而有效,这个效果就像风吹乌云散,明乎见苍天。针刺的要领就讲完了。
古人留针的依据,是多少个呼吸。最后有效的判断,是症状。治病的目的是要缓解症状。
原文: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黄帝说:愿闻五藏六府神气所出之处(会、穴位)。后文“神气之游行出入”即此意。岐伯说: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共六十一腧。五腧穴在扁鹊时代就有了。
《韩诗外传》卷十:“扁鹊入,砥鍼厉石,取三阳五输。”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会就是腧穴。会,不是百会哈。那是乱解释。
六府之六腧穴,多了个原穴,为井、荥、输、原、经、合,各六个穴位。五与六的数字,多么重要,连五藏各经都必须是五腧而六府各经却必须是六腧。真有那么重要吗?要打个问号。自然数的单位数字,始于一终于九,于是就有九野九篇九卷九针,五六这种形式,是这种思维的重复再现,也就是“天六地五”。
这段突然出现了“经脉十二”,到底是哪十二条经脉呢?没有讲。十二脉加十五络脉,共二十七气,沟通联络上下。
本篇一定是被后人改过的。尤其讲经脉十二,这已经不是东汉初的观念。《灵枢》前面两篇,皆只存在十一脉,原文矛盾。
五腧穴:井、荥、输、经、合,对应出、溜、注、行、入。二十七脉之气,都在五腧穴出入。十五络:十二经脉各有一络。加上督脉络长强,任脉络尾翳(甲乙作鸠尾),脾之大络大包,共十五穴。也即脾有二络,公孙、大包。《素问平人气象论》言胃有二络,丰隆、虚里。注意络脉最先不是穴位。即是十五条常用以诊断与治疗的体表静脉。后来演变为十五络穴。络就是络脉。这个早就有了,内经之前就有静脉、支脉。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取血脉”的血脉。由于鍼砭放血疗法之悠久,总结出体表十多条常用血脉,在体表看得到的。
而“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与本篇“神气之游行出入”联系起来,其实,所谓的“会”“节”“腧穴”,最初其实就是血脉、络脉。而“血脉在兪横居”,其满或坚作为疾病表现的依据。这实际是经脉理论的来源,也是穴位理论的来源,而五藏六府神气之所出,所表现(客在门)的位置,也就是其血脉-腧穴,就过渡到了“经脉”。而这一点,作者并未明确交代,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个跳跃,给人造成神秘的印象。导致我们后人争论不休,没完没了。
“脉者血之府”,恐怕在当时医家人人得知,而提出“经脉”这一概念,本就基于血脉。因此,这里十五络实际讲十五个血脉,而十二经脉之十二气,同理就应该是讲十二条主要的血管。但是,作者却说二十七气都表现在五腧穴。以后讲经脉篇,就更清楚了。经脉篇说得更透彻。不过经脉篇是曹魏以后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3:56 | 只看该作者
并且,五藏六府加起来也是十一,如何成了十二经脉,也没有先交代清楚。可见,十二原的写作,十分仓促,至少解说不够充分。而“出、溜、注、行、入”这样描述的词,就给人一种“流注”的印象,并且就变成了二十七气在五腧穴也就是肢节的走行方向。本来讲的是神气也即主要是指血,然后变成了概念模糊的“气”,并且规定了一个方向。
并且“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实际是一个东西的不同命名,或者说血气同行,方向该如何,自不难理解。所以,后世的子午流注,也就因此埋下了种子之一。
原文: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这一段很重要,节,《说文》:竹节也。在人体本为关节。因为天人相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以,人也三百六十五节。但事实上,人体没那么多关节。怎么办呢,不得不解释说,这里的节已经重新定义,已经不是关节的意思:“非皮肉筋骨也”不是皮肉筋骨构成的关节的意思了,而是神气游行出入的腧穴。也就是说,有这么多穴位,而不是说有这么多关节。一言而终,也即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还是守神与守形的区别。后人发展出“经外”奇穴成千上万,算不算流散无穷呢?问题在于,是否存在神气不游行不出入之所?
作者已经很厚道了,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这么多,一句话透底,交代了秘密。奇穴实际就变成守形去了,这个不多说。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观察患者面色,查看患者眼睛,以了解神气是涣散还是聚集之有神无神。有人解释为瞳孔放大缩小之散复,恐怕其时无此方法。《灵枢小针解》“调气在于终始一者”一句,位于“气至而去之”之后,可见本文有脱漏逸文。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调气,用针进行补泻,而气至、气调,调气也是诊脉的别名。
《邪气藏府病形》“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也就是说,调气的判断是脉诊。《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得一之情,以知死生。”“一”都是论脉,表示阴阳综合判断。而阴阳经脉如环无端,正好是一回环,而阴阳的本质是一气。
《灵枢四时气》:“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那个时候用的是人迎寸口脉法,对举脉法,这个以后讲。一其形的意思,就是阴阳虚实诊断,听其动静,并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听之以气”,用脉诊去了解疾病邪正的情况,还是守神。因此“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意思就是判断调气就在于经脉脉诊之阴阳合参。而“一其形”,也就是上上下下三部九侯,人迎寸口、三阴三阳六经之脉,大概都诊了一遍。可见守神之虚实诊断,并不是草率而行,而是相当细致。
诊断完毕,虚实已明,就开始治疗。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右手,那是持针的,左持而御之,那意思说左手的作用,按住固定针处,即后世说的押手。
原文: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这里补充说明上一段。剧易:剧烈或平缓。针刺之前,必须先诊脉,了解脉气缓急,才可以施治。缓者多寒、急者多热,当然也有促脉虚脉。
原文: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这一段也较难。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这什么情况呢?里面没气了,这是脱证哦。讲两种特殊危重情况的处理方法和误治。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休克。中医把休克分为两类:脱证与厥证。气绝于内则脱于外,绝于外则厥于内。这是说格拒。脱证是不可以在四肢用补法的。为什么?里面不足了你再调动津液之气往外,里面更加不足就叫重竭,重虚这会死人的。这是经验之谈了。这种脱证,这么重竭了呢,死的时候很虚弱,是安静的。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腋下。后文讲了,这里是天府穴,肺经的募穴。膺呢就是胸口天池这里。取的是心肺的穴位,急救的,要用补法。针对肺衰心衰的。
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这里的厥证就好理解了,厥闭在内就不能在身体躯干用补法了,也要死人的,而且是烦躁而死。那么要在四肢用泻法,绝于内的虚脱之证,不可以在四末用补法,这样,五藏之气本已不足,再把气调至四肢之外,就叫重竭,重竭就必然死人,这种情况是虚脱而死,所以表现安静。所以治疗就该取腋下天府、胸前天池等本输或募穴。而绝于外之厥证,用针去补其内,就叫逆厥,也会死人,而且烦躁而死。所以,治疗就该反取四肢。四末,即四肢。并且多用泻法。一个讲重虚,一个讲重实,也就是虚虚实实的典型例子。
原文: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寒热病》末尾则云“不中而去则致气”,于义不通,不取。所谓害中,就是不该刺血脉时刺中血脉。也就是前文“针中脉则浊气出”,浊气出与精泄,这里都是指出血。意思就是刺中血脉而留针,就会导致精泄;精泄则病益甚而恇,不该用泻法而泻血,当然虚证更虚而衰弱;而不留针,就会“致气”,这里致气当然不是好事,因为“致气则生为痈疡”,也就是现代说的感染,所以致气是致邪气。因为当时用针,都不是一次性的,刺中血管出针,鼓个包,消毒措施也没有,所以就容易感染化脓,就成了痈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庶 于 2016-9-18 00:14 编辑

原文:五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到了这里,才提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出于四关,也即是四肢关节。古人认为,关节与神气游行出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并非无话找话,实有深意。六府传化物而不藏,五藏藏精气而不泻。五藏的精气,都是从府而来。而六府有十二原,更意味着六府的根在十二原,而十二原的根在四关。前面讲五腧穴,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共六十一腧,两侧加起来就一二二个腧穴。这么多穴位,该取哪个呢?哪个更重要呢?那就是十二原,因为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五藏之所禀气味,都通过十二原,这个严重了。不仅如此,十二原还能反映“五藏有疾”这里需要思考了,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十二原有诊断五藏病害的作用。以此为依据来看后面。
原文: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腑之有疾者也。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里接着讲的十二原,与前一段不符,并没有都在四关。
五个太穴,除了大陵太白,没有动脉,其他几个穴位都有脉口,太渊寸口脉、太溪脉、太冲脉,心出大陵,大陵也有候气法。可以参考周潜川的十二经遍诊法。
脖胦就是肚脐,脐带是先天链接胎盘的。这里大概以四象分类,但是出现了阴中之至阴、阴中之太阴,太阴其实与至阴真不好区分。这里现在沿用的太渊、太冲、太溪、鸠尾,除了大陵、太白摸不到脉,其他都有脉动。十二原进入标题,可见其重要性,只要掌握十二个穴位,就可以“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显然是非常强调了。但是,这里并没有明确定位,实在是一遗憾。
《史记·扁鹊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诀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
《说苑》:“俞跗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膜……”
揲荒爪幕、束肓膜,荒幕==肓膜,可见“幕”“膜”通假。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说文》:“膜,肉间胲膜也。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岁露论》:“内抟于五脏,横连募原。”
《疟论》:“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新校正》注:“全元起本募作膜”。
《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或著于肠胃之募原……”张志聪注:“膏者藏腑之膏膜,肓者肠胃之膜原”
《四时气》:“邪在大肠,刺肓之原……邪在小肠者……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
《腹中论》:“伏梁,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痹论》:“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肓”“陷下肓膜”,王注:“肓膜谓五藏之间,鬲中之膜也”王冰也是知道的。可见大肠亦以肓为原。
可见膜通幕、募膜即膜原。现代解剖学的横膈膜、大网膜,各种系膜包膜,起着支撑、营养的作用,可以佐证古人这种认识。
而《难经》谓“募穴”,也就意味着“膜穴”,腹募也就意味着“腹膜”。用“膏肓”这个词,一个叫“膏膜”或“膏之原”,另一称“肓膜”即“肓之原”,因此原也就是膜。而难经曰:“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由此推知五藏六府之募穴,所谓的腹募,其实是腹膜、“膜原”,且五藏之膜原结于膏,六府膜原结于肓。内经对膜的认识,分别称之为“膏之原”和“肓之原”,以鸠尾和脖胦这两处作为重要的门户。脖胦一穴,已经化为三或五穴,即脐下与脐旁之募穴。可见古人对于穴位,有着解剖学的依据。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腑之有疾也。也就是说,五腧穴那么多,也只有十多个才是重要的。前面五藏之气绝于内的重证,取腋与膺,除了本输,也属募原之穴。掌握了十二原穴,就可以治疗五藏六府的疾病。

原文: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飧泄:完谷不化。胀、飧泄,都是常见的病情稍复杂的病。这里讲完十二原,突然提出三阴三阳,也比较突兀。前面十二原,实际是五藏共十个原,加上膏肓二穴,显然与三阴三阳,不大对得上号。
《师传》:“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泻,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泻。”实际上,胀与泻,都可以有寒热虚实夹杂,所以并没有直接说用补法还是泻法,还要看具体虚实情况。《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说一般原则,清气本该上升,浊气本该下降,现在反了,所以就该升清(阳)、降浊(阴)。而实际情况也不会这么简单。因此,上面两条都不能作为参照。因此,应为取三阳之膜原,即胃募、大小肠募,这好理解。飧泄,则取之三阴之募,即脾募、肝募、肺募。
一般的解释,直接取什么三阴三阳经的下合穴,这样是对原文的不尊重。注意这里还是接着讲十二原的用法举例,已经不是四肢的原穴了,是膜原之穴。
为何取肝?《时病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所以取肝。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伤了肺气,到了天冷也会飧泄,所以也要考虑肺募,另外还考虑为肺与大肠为表里,都是生理病理联系的依据。而不是什么足三阴足三阳这样望文随义的解法。
古文难就难在这里。上下文义要贯通,不然就莫名其妙不知道说啥。他其实很隐蔽的在说明用法。古人的医术不想直接公开的,又怕失传。所以这么曲折的写下来,总会有人看明白的。具体变动不大了,触诊定位。天府变化最大了,跑到手臂去了,那是不对的。
从五腧穴到十二原,有一个从四关到腋胸膺腹的取穴渐进过程。毕竟,初学者,四肢还是较为安全。而十二原中的前十个原穴,与五腧穴并无差异,都在四关附近,都属于五腧穴。之所以单独强调十二原,有两个理由,其一是脉口,可以应五藏六府之疾病,其二,告诉我们膜原才是真正治病的原(穴),也就是募(膜)穴。而五腧穴之流,就只是治疗小病之疾。何以见得?《左传成公十年》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居肓之上,膏之下”。作者提出“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等于说膏肓之疾仍然可治疗。下文“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也即是说,巫医不知道治法,只好说疾不可为。这完全是宣布与巫医决裂。因此,十二原的重点,完全在于膏肓膜原乃至募穴的启示。而明白了这一节,下面一段就成了大白话。
原文: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这个术在哪里?在膜原。
原文: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前面一段用了大段排比去抒发情感,这在经典里面是很罕见的,他是有针对性的。也就是强调这个十二原。而十二原,有起码三种理解。其中十个,与五腧穴无差异。这样十二原的意义就值得怀疑了。当我们发现,所谓的膏肓之病,到这里可以进行治疗的时候,就发现了作者原来是这个意思,他就是为了强调膏肓,但是又很隐晦。
原文: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热病的刺法以手探汤很快就缩回来,疾刺法。刺寒病,要留针。好比手伸进很烫的水,就得赶快缩回来,这是疾刺法。毛刺法的描述,也即是疾刺不留针。刺寒病,就像人要走不走,留恋,也就是寒则留针的做法,如留如还,微微行一下针。
阴有阳疾,这句话有分歧了。有人把阴理解为女人,女人患了阳疾,也就是男性特征。一说阳邪入于内,一说热在阴分。但是,还有一种,《灵枢·通天》曾经把人分为五种: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以及阴阳平和之人。也就是说,可能有四种情况,四五种解释,但恐怕都不是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92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1:25:5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哪种,阴有阳疾,取下陵三里,即是足三里,正往无殆,往者为逆,用泻法。气下,这里没有说气至,因为气下描述的是人体气机下行的现象,比如二便、矢气,如果下了就停止治疗,不下又再来继续如法炮制。
因此,第五种理解,阴有阳疾,类似胃家实之类府实等证,所以要下气。其次,上文说的刺诸热、刺寒清,寒热分明,而对于寒热夹杂或寒热不明显之类,同时见有气逆或气痞,当引气下行,所以强调不下复始,意思就是气不下,就算当时减轻,还会复发。
这一段,后文可以印证,《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所谓疾高,高下之度,身半为界。疾高,也就是上半身中风邪。而所谓内外,则是病位阴阳的表现,而风邪中人,“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这一段实际取了三个合穴:足三里、阴、阳陵泉。所以,这三种情况,都是阴有阳疾。也就是阳气不足、卫气不足而外感病,因病位在表,经、府,而不在藏,是以称外感为阳疾。
对于气逆或气滞之表证,要取足三里下气;对于中于阴溜于腑,相当于胃肠型感冒,伴随腹泻之类,取脾经合穴阴陵泉以补之;对于中于外、中于阳经的外感,必身痛寒热,取阳陵泉。这些都是常见的寒热病,也就用五腧穴解决了。这一段,似乎应该在五腧穴之后、十二原之前。
《九针十二原》小结
作者提出新的针具和新的治疗方案。重点有几个,第一是守神,必先诊脉判断虚实以后,所有的患者,就算是扭伤,也得诊脉以确定补泻。扭伤急性期,局部是要用泻法的,如果整体是个虚象还加上补法平衡一下。其次十二原进入标题,实质在强调十二原。十二原有三种,后来难经又解释了以输为原的意义。这说明对于十二原的理解并不统一,作者起码有三四个人。这个过程要清楚,九针有九篇,之后是诊脉法。哪九篇呢?那就需要仔细分辨了。在篇中除了脉诊的内容,剩下的有几篇是小针先师的作品,必然以岐伯和黄帝的对话为标志。这是教学问答的记录,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作者。小针解第三并没有标明黄帝和岐伯,也没有人物出现,这是一篇笔记。而且多数地方的解释很外行,错误很多,可以对照,到时候就知道了。今天到这里。
补充解释下十二原三种:1,六阳经的原穴左右共十二;2、十二经脉脉口穴共十二;3:十二经之膏肓募穴
我的意见,这十二原强调的就是膏肓之原。以后有机会解难经就更清楚了。并且作者大段抒发,显然有感而发。关键是,到底谁说过“言不可治”,哪些病不可治,就很清楚了。那就只能是膏肓了。而膏肓之原 后来演变为募穴,所以应该重视的是募穴,这才是真正治疗重病的穴位。

九针十二原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32

帖子

35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0
金币
211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8#
发表于 2014-11-25 08:52:02 | 只看该作者
庶兄,博学多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2

帖子

654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412

内部学员勋章

9#
发表于 2015-8-2 17:15:52 | 只看该作者
收藏着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10#
发表于 2017-4-28 10:24:0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5-3 15:02 , Processed in 0.081055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