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2629|回复: 5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枢经筋第十三》新解【原创】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7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09: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筋第十三》
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名曰仲春痹也。
这一段讲足太阳经脉之经筋结构循行分布,以及症状和治法。
上一篇经水第十二篇,讲经是水液通道。本篇题为经筋,接下去讲的是“筋”,这个含义是很清楚的,指出经的主要结构包括了筋。所以,经脉理论,不是神仙家所言的“反观自照”而来,而完全是解剖结构,这一点在前几篇已有明确交代,但仍将反复强调,因为成见实在是太坚固了,喜欢搞臆想来解释医学。皮肉筋脉骨,哪样不是结构。


而本篇古人的筋,显然包括了现代解剖学的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甚至软骨等关节外围软组织结构的分布,分成十二条“筋”来叙述。历来有个重要的错误观念:是某某“不可见”的“经脉”循行于某结构内的分布状态。那么我们要问的是:人身的血液与水液,脉,是否可见?是否不完全分布?人体有存在无水无血的结构吗?细胞内外都是水环境,还需要找什么内部结构呢?换句话说:存在神气不游行不出入的地方么?神仙学派还需要打好基础。而古人构建经脉理论,从十二脉、十五络、经别、经水、经筋,乃至皮部,无一不依托结构与功能。


治在燔针劫刺,这个是针对受寒而痛的。津液大伤的脊柱反折,那是不行的,不可以火针。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痛处就是针处,不讲穴位,以知为度、减轻就可以。
名曰仲春痹也。每个季节都分为三个月,分别叫做孟、仲、季,仲春就是第二个月阴历2月,夏历正月叫做孟春,春三月叫季春,夏三月叫做季夏,也即是阴历6月,季夏啥时候变成了长夏呢?那起码是两晋了,汉魏时代季夏都不代表长夏,所以素问的长夏说很晚。长夏,首见于中医经典《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并在《内经》全书中共见27次,是由“季夏”一词演变而来。起初都是指夏季的6月。两汉,只有季夏,而无长夏。因此,素问成书不早于东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标题是四时,文中却出现长夏,也是自相矛盾,可见编改痕迹。长夏之名,不见于两汉及之前,而只有季夏,所谓季夏,指的是夏季最后一月,“春夏秋冬”因各分“孟、仲、季”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称为“四季”。因此季夏与长夏,虽然代指时间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季夏与五行毫无关系。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却又不尽合理,时间搭配不均匀。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长夏的来源,实由五行学说推演派生而来,即为了配合自然界之五行-木、火、土、金、水,此完全是出于理论的需要,牵强附会。另一个《素问》作者,写了《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来纠正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长夏说,而提出“脾不主时”,并且把时间给均匀分布,也是想当然而已。五行本属地,不可以用来分类“天道”:包括时间、季节、气候,但是为了迎合某些人,所谓的大师也就那样,最后五行地位抬高,任何事物都用五行去套,渗透任何学科,出现十分滑稽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7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9:39:1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䏚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外廉内廉,内侧外侧;頄,颧骨。䏚 在季胁下,夹脊两旁虚软处,肾外当䏚。而缺盆,是两个锁骨之间当胸骨上,有一个凹陷,这个位置叫天突穴,正好看起来像是一个盆子缺了一个口,所以叫缺盆。注意筋包括了肌肉和韧带,所以看解剖书是必要的,否则关节构造都不清楚,只知道几个穴位不行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
原文:其病小趾次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䏚,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伤左角,伤了头部左脑,耳朵上面头角叫左角,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维,是连结的意思。古人对脑神经交叉的认识,表达为维筋相交,知道是交叉的,这个叫维筋。当然古人并没有神经概念的结构命名,但是筋的定义,实际已经包含了神经,因为筋是联络四肢关节,主施运动,而运动的平衡与调节,与神经密不可分;不仅如此,神气之游行出入,尤其是出入的定义,已经包含了反射应激,何以见得?“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连认知这种高级功能,是建立在应激的条件反射基础上的,离不开神经系统。
原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先说的仲春痹,倒过来说孟春痹,这个顺序是不是被调过了?老二排头、老大排第二了。以时间来命名痹症与经脉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否靠得住,也很成问题。
原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gan4),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㿗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经脉第十》曰:胃足阳明之脉……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不仅是往下走行的,并且是到了足中趾。而本篇却是起于脚三趾,两个方向反的,经别第十一篇也是向上的。所以就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经脉各组成部分是否存在方向不一的问题,二是有可能作者不是同一人,三呢,《本输第二》篇:“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现代教科书都说这条经脉是在第二脚趾,足三趾没有经脉,这样一来,穴位的定位和经脉走行,两种说法是冲突矛盾的,这样的地方还不少。有些注家就解释为:中三趾是中间三个脚趾,于是这条经脉的经筋起于三个脚趾,这种解释也很勉强。


脚跳坚,有人认为是“脚跗紧”的变文,跳坚不可解。伏兔就是股四头肌大腿的厚肉,象一只兔子伏在那里,转筋就是抽搐,内经一般很少用脚这个字,一般称足。㿗疝=癃疝,指因感受阴寒之气而症见少腹胀痛、阴器肿、小便不通者。出《素问·脉解》有:“所谓㿗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不是溃疝,解释成溃疝就不知是啥了。


突然口僻、张口合不上,面瘫了,眼皮也合不上了,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所以古人认为面瘫呢有热有寒,因为一边弛缓一边紧张拉过来了,刺热,这个热是虚热了,如探汤。刺寒可以留一下,留多久呢?上一篇讲过了。
原文: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与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为啥叫马膏,没有说明,马膏大概是马的脂肪做的,痉挛就用马膏敷上,弛缓那用白酒泡桂枝涂,大概一个去寒一个加热。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用桑钩拉住歪嘴,生桑碳放在坎中,坎,陷也,放在凹陷中,杨上善说“于壁上为坎,令与坐等”像是壁炉了。高下与坐等,与人坐者一样高,用桑碳是取暖。这个病找医生投价了,要吃好的,算在谁头上还不知道,喝美酒吃烤肉,不会喝酒的也要强喝一点,大概喝酒也可以散寒,美食促进食欲,帮助分泌唾液,咬肌得运动,来个三次大吃大喝,加上外敷、烤碳取暖,就差不多好了。最后再来一句: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还是用火针?大吃大喝难道是幌子?这句话就比较可疑了,每段结尾都是这句,而显然面瘫这个治疗的描述,并没有用火针。
原文: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筋病多痛症,除了弛缓的,伤津口干有热的,都以火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7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0:23:3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也就是痉挛和弛缓两类,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也即是跖曲和背曲,屈伸肌肉的问题。俛,俯的通假,阳病阴病这里是伸肌曲肌的区分。


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折纽,转筋之甚。这一句终于与前面有所不同,病在内引起的,可以熨烫、导引、内服汤药。


原文: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燔针,是用于寒急的,迟缓的热病、津亏最好别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张介宾那个注释看了着急,他解释成内外,这里阴阳不代表内外,而是伸肌和屈肌。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本篇也被人修改过,并不是一概“治在燔针劫刺”。
最后一句:
原文: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最后一句错简到了后面,属于前面马膏桂酒方。通篇只提到过这个方,而这个方怎么制作估计也是脱简了。


这篇每段后一句比较蹊跷,例行后缀一句,与经脉篇很相似,最后就被当原文保留进去了。经脉配时间这种思维不会早于郑玄。四季十二个月配得上十二经,好巧,最后用十二卦来解经脉篇,就是脉解篇。


其次,这里的经脉编排顺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与前面几篇都不同。经脉篇从肺经开始表里相关,几乎每一篇顺序都不同,并且经脉各部分方向的说法还存在差异。再次是治疗方法一概燔针,与段落中的治法矛盾。这与在是动则病后面加上人迎寸口脉一样的情况,自以为是的人还真不少,显然也不是一个作者。燔针就是火针,劫刺,劫寒。而烧针是针刺后在进行加热,是温法或者汗法,与热熨、烧瓦、坎中烧炭,在汉代都是常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552

帖子

2099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473

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5-7-1 11:54: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5#
发表于 2017-4-28 10:25:1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6#
发表于 2020-8-13 08:41: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9 10:48 , Processed in 0.08007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