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5523|回复: 5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结第五 新解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7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1: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结第五
原文: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感,动也。奇字,有几个意思,奇ji偶、单双,自然数分奇偶、阴阳。周天365而有奇ji、奇是余数。奇ji邪,不是奇怪的邪或者阳邪,而是奇=疾,有一篇大奇论,就是大疾论,奇咳论、大奇论,奇,都是指疾病,奇咳=疾病。另外有奇qi经八脉。所以奇咳论不是讲奇怪的咳嗽,而是讲疾病论。
讲春夏秋冬的阴阳多少,实际是比喻人体阳气的分布位置与表现。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这是说阳气向内向下迁移。
奇邪离经并不是离开经脉,相反是散于经脉,离字的意思非常之多。《易·離卦》:彖曰:離,麗也。离最初的意思,是光明,指的是太阳。广韵:近曰離,遠曰別。玉篇:離,明也。又散也、又遇也。病邪散于经脉。
还有个问题,阴阳相移,甲乙是阴阳相离。前文有寒暖相移也就是阴阳相移,是泛指正常状态变化,而这里阴阳相移,说的是病态,对应前文的阴阳不调,所以用不移这个词有问题,所以甲乙阴阳相离,才更合义。一般描述阴阳,比如相遇、相合、相移,是正常状态描写。
折关败枢,关在前面小针讲过,关就是门闩,门后面那根杠子,也叫关闩。枢就是转动的轴。阖,门扇。这里说,不知道根结,关、枢都折断败坏,开阖失常,阴阳走失,不可复取,再也不好治疗。但是下一句又在说终始,终始是否就等于根结呢?有点偷换概念的味道。或者他认为根结就是终始,所以提出根结、关枢、开阖、最后又强调终始,下面又接着在说根结、开阖枢,所以这篇是在提示《终始篇》的重要呢,还是另说了一套,要接着往下看。
这里说得很严重,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就完蛋了,接下来是讲根结与开阖枢,没有“关”什么事,到底是关阖枢还是开阖枢呢?所以写文章也不容易,不严谨就成了忽悠,指的是后世拿着开阖枢胡搅蛮缠的学者。
开,查查字典,作为名词,与门结构从来没有关系,而作为动词,表示开门才与门联系。所以开阖枢这个词根本不通,是关阖枢的误写,这一点李鼎老先生也说过。
原文: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溃缓者,皮肉缓膲而弱也。
这里提出开阖枢的概念。比喻象门一样。枢是门轴,开,门张开,阖,门扇,门扉,又有闭的意思。命门,那是相当强调的名称,这里的命门与后世的命门不是一回事,也与难经的命门不同。
开阖枢的理论,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甲乙经:开折则肉节溃缓而暴病起矣。说文:溃,漏也。渎,沟也。肉节渎,灵枢为错文。缓本义为蚕吐丝,引申为松、迟。溃缓者,皮肉缓膲而弱也。淮南子天文训-高注:膲,肉不满。即弛缓干枯瘦弱。杨上善说是太阳关折,才是对的,可见这个开阖枢,还不如关阖枢符合门的结构。
请问,开是个什么东东?开怎么会折呢?而关折,门就关不住了,就自动开了,才比较合理,也就是卫气不固,真气不随。这个暴病就类似外感伤寒之类,风寒之邪入侵。
原文: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这个说法是有点问题,气无所止息而痿疾,不通。痿疾,痿,痹也,病兩足不能相過曰痿。素问:有渐於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段玉裁注:素問曰。有漸於濕。肌肉濡潰,痹而不仁,发为肉痿。肌肉濡潰,才对,因湿而病,发于下肢。多发于下,说是阳明经病,也说得过去。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这句邪气居之倒是对的,真气稽留,啥意思呢,真气跑不动了,不能祛除湿邪,阳明运化水津的代谢失常,也就是胃气不行了,所以后来又有一句:治痿独取阳明,指的是这个痹症。不是脑中风引起的肌肉萎缩和废用。这个治法治不了脑中风。
原文: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窃其本也。繇,摇,骨关节松弛了。
原文: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这一段刚漏了。 讲了很多穴位,与前面的叙述方式不同。 这一节的体例,完全不同步,问题很多。
原文: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三阴,太阴为合,少阴为枢、厥阴为阖。提示一下这个开阖枢与伤寒没有关系,弄混了自己吃亏。很明显这是少少相对,跟伤寒两回事,阳明与厥阴对、太阳对太阴、少阳与少阴对,所以不关伤寒论六病的事情。
膈洞,邪气藏府病形解释是阻隔,吃下去又吐出来。后人又有解释为洞泻,气不足,洞泻有可能,呕吐则是气逆,厥阴又讲情绪,悲者取之厥阴,这个行文比较乱,前面都没提到情绪。不仅乱,而且莫名其妙,关阖枢、开阖枢、合枢阖。
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也比较乱。少阴枢坏了,就会脉结。结、动,脉上有反应,说是不通,分有余不足虚实,有结呢皆取之不足,啥意思?都当成不足吗?那还视有余不足干啥?这一篇也是说十二经,但没有提到手三阴,讲完足三阳、足三阴、手三阳就没了。然后来个“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也可能是掉了。
盛络皆当取之,又是在讲络脉实证要泻,所以这个结语也是莫名其妙。这篇文章,让人看得很郁闷。前言不搭后语,相当混乱。但是下面问题更多。
原文: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五十营是鸿篇巨制,洋洋洒洒,营气行、卫气行,还有解释,好几篇说这个问题。
灵枢根结第五这一篇当中,提出了好几概念,也很重要的一篇,但是都不太靠谱,比如进入标题的根结概念,以及文中提到的关阖枢,被误会为开阖枢的概念,现在还被人用开阖枢来解伤寒,接下来就是这一段五十营。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第一句,明确提出,一日一夜五十营,看起来好像是五十营的那个概念。如果不是这个数呢 你就发狂了,或者病了。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接下来解释五十营,所谓五十营,就是五藏皆受气,被营养了,具体呢,就是要持脉口,接下来大跌眼镜。他说的是五十动,不一代 ,这是脉象,没有更代,没有脉象的变化,就说明五藏的营气是正常受气的,接下去简单了,简单的规定  四十动如何 三十、二十、十,都是讲的脉搏次数。最后一句五十动,五十个脉动没有出现代脉 ,就叫做常,平人。
这与五十营,分明是不同的概念!所以第一句,一日一夜五十营,根本就不是一日一夜五十圈的意思。而只能理解为一日夜之中 五藏受气都以五十动来判断是否受气、是否受营,至于作者所确定的一藏、二藏无气这种分类,是不是有道理还待验证,不过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理学知识去验证一下。
    以一个体重60公斤总血量约4000毫升、心率72次/分,每搏输出量为80毫升(每项数据取其平均值)的成人为例,其血液循环一周所需时间约为:4000/80=50动。因此,五十动很接近现代医学血液大循环周期,约40多秒。而不是生理卫生所谓的20多秒。
若乎八尺之士,手阴脉从心至手,为4尺,臂展8尺;从手回心上头(相当于肺循环)5尺;从头走足为足阳经,8尺;算上脚板来回约1尺,阴脉回心是7+1=8尺;总共4+5+8+8=25尺。
    五十动25尺则每2动一尺。因此,呼吸定息,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16-20次,呼吸率与脉率之比约为1:4。一息5至,则气行2尺半,五十动行25尺。而不是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五十动才走6尺,说五藏在六尺就都受气了,这是不可能的。
    以此计算结果,大约10-12次呼吸,脉动约50次,为一周脉。
    以寸口为起点。2-10动在手阳脉,10-26动在足阳脉,26-42动在足阴脉,42-50动在手阴脉。分为四个大体部位。所以古人的数据 存在很多问题。
    最后这一句 是某派脉法的内容,我估计,但是意义不大,就是可以依次确定病位。如果这个是对的,五十营就错了。留针时间规定30分也就错了,子午流注就更站不住脚了,不到一分钟就该是一周,而不是28分钟。所以这篇,很可能早于五十营那个鸿篇,但是被误解得相当离谱。
五十营不仅数据错误,也没有任何依据和道理,而五十动非常符合现代血液循环数据,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不知是仲景语还是唐代人语,可见至少唐代以前,针经写作中期,大约当东汉至六朝之间,就存在这个五十动的数据,而古人又是如何观察到五十动的周期的呢?他们没有精确的每搏输出量,总血容量倒是可能有,每搏输出需要精密仪器,他们怎么得出这个数据的,我百思不得解。我甚至怀疑这个数据来源于一个更高的文明,希望各位能找到一个合理解释。
而写这篇的作者,显然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与五十营混为一谈。
一日一夜五十营是个鸿篇巨制,五十动呢就是脉动五十下,这根本两码事。所以这个作者,多半思维不太正常,胡乱类比。并且一藏无气、二藏无气这种机械化也只能看看。脉代,就是有停止,这多是心脏的问题,古人把它分成五藏问题。五十营五十周还是五十动为一周,这个数据自身是矛盾的。《素问·脉要精微论》:代则气衰。也就是脉跳动的律不齐,乍数乍疏,也就是结、代,与之短期,活不长了,除了心脏病其他病也可以见到代脉。比如痛证、惊恐、受伤、藏气亏虚,也会有结脉、促脉,都为节律不齐的脉象,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脉,歇止时间短,歇止后有几次较快的脉搏;代脉是有规则的间歇脉,歇止时间长,歇止后没有较快的脉搏出现。结脉迟缓而不规则,促脉急促。
小结:这篇是讲阴阳诸经,根于某穴,结于某处。起源和归结的意思。这种思路,已经不是起初终始的意思。另外,本篇岐伯无问自说了一大段,也不太与前几篇合例,甲乙经这大段是黄帝曰。在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讲到叶末本根的问题,与此篇显然不同,根跑到四末四肢去了。此篇作者把根规定在四末四肢井穴,这是违背前文的,尺肤诊的讲法与此反。再五十动与五十营混淆视听,所以这篇不是前作者思维,不属于九针九篇。后面一段讲的是补泻针法的问题,自己看看可以。调阴与阳,精气乃光==这里甲乙经是,调阴与阳,精气乃充,灵枢又错了。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甲乙是阴阳血气皆溢。另外还有个思考题,既然阴道偶、阳道奇,那为何是五藏六府?数字配阴阳,根本就是胡扯。这就给反中医的人提供了口实,所以这篇文章,很成问题。
根结第五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2

帖子

128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66
沙发
发表于 2015-5-14 12:57:40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动是正常人血行一周的节率
五十营是一日一夜的五脏状态节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552

帖子

2099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473

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5-6-27 14:09: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7-4-28 10:30:21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2

帖子

1107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558
5#
发表于 2017-7-17 11:02: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6#
发表于 2020-8-12 17:36: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9 11:06 , Processed in 0.07714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