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2809|回复: 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灵枢终始第九》临床实操阐释

[复制链接]

11

主题

55

帖子

198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18

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5: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秀海 于 2016-2-4 15:18 编辑

      终始第九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针刺理论之纲领

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
平人: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症候

1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尺肤诊与寸口脉诊不一致,病重)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猛烈之药)。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藏气坏矣。-----这种不能扎针,治疗用养胃气的甘药。
2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阳气极盛),溢阳为外格(阳气极盛,隔拒五脏之阴出外,阴阳离绝,危证)。
-------(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

3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五脏之阴极盛),溢阴为内关(五脏之阴极盛,阳不得内入)。内关不通,死不治。
4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名关格(五脏阴盛,六腑阳旺,上下俱实,阴阳互格)。关格者,与之短期(死症)

脉诊核心:人迎气口搏动最强处进行对比,比大势,比弹性,比力度,不是比脉的脉形大小和浮沉滑数。以轻触感知搏动最强处为宜

治疗:
1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2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3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4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上,气和乃止。
5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6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7补充:人迎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泻手少阳,补手厥阴,两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上,气和乃止。
8补充:人迎二盛而躁,在手太阳----泻手太阳,补手少阴,两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9补充:人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泻手阳明,补手太阴,两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10补充:脉口一盛而躁,在手厥阴,泻手厥阴,补手少阳,两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上,气和乃止。
11补充:脉口二盛而躁,在手少阴,泻手少阴,补手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燥取之上,气和乃止。
12补充:脉口三盛而躁,在手太阴,泻手太阴,补手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燥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扎针频率非常人性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5

帖子

198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18

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5: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秀海 于 2016-2-4 16:35 编辑

注意事项: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日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疗效评估:
凡刺之道-------气调(针后阴阳之气调和,脉象变平和)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1所谓气至而有效者----针后阴阳平衡

1泻则益(渐渐)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刚才)虽言故,病未去也-----实证用泻法,治疗后脉坚实大变成大而不坚,取得成功。脉坚如故,病人说症状如故,病未去也
2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舒服),病未去也---虚证用补法,脉虽然大体同前,但是搏动力度增强,为成功。如果脉虚弱同前而搏动力度没有改变,尽管患者当时说舒服,病未去也。针灸疗效不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感觉。而是取决于脉象的改变。

2故补则实,泻则虚。痛(症状)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脉象改变后,患者的一些症状没有马上缓解,但是病势必衰,疾病渐愈,

针刺驱邪的过程及阴阳调和需要时间: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如果症状还没有消,那是邪气去,阴阳暂时没有和)

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针刺顺序: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都是先扎要补的位置的针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舌下系带)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针刺深度: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针刺注意事项: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经脉病的绝症: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燋而终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8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3

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6-2-4 15:46:3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5

帖子

198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18

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6:41:15 | 只看该作者
内经的人迎脉指结喉旁动脉。脉经另立一法,左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关前一分为气口。脉经的有一定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5#
发表于 2017-4-18 22:15:2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5-4 09:57 , Processed in 0.07617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