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8704|回复: 1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子午流注批判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32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3:5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子午流注批判
2008-05-17
    金-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著《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可见,到了元代子午流注才有系统的论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类似记载,也未见历史记载。
    子午流注主要是纳甲法,纳支法,还有灵龟、飞腾八法等,乃至武术传说中的点穴术。一般提到子午流注主要针对纳甲法。纳甲法和纳支法,都是疑点重重。
    百度百科对子午流注的定义: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辨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百度互动百科)
    据此,可以认为,流注的定义,是气血周流,子午,是代表时间。对于开阖的定义,牵涉到了盛衰的定义: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而漏洞百出。内经说经脉气血之行如环无端,没有端点,哪里来的气血
1,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针灸还加上循经取穴。如果只按时间而不管辨证,也不循经,失去中医的核心灵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无法绕过的根本问题。
2,关于开合盛衰:古典医著,的确曾经说过,阴阳四时八正,说气血有盛衰,但这个盛衰,并不是某一个点(穴位)的盛衰表现,而是整体阴阳之气的交替,这个整体,代表环境和人体的互动,这个波动是有限度的,比如温度与外界,阳气正气与日光的关系。子午流注把古典盛衰的定义,整体的气血盛衰,跳跃到穴位的某个点或某条经脉盛衰与时间的呆板对应。如果说气血有应时而至,则一定会有非时而至,或应时不至,则逢时不开,并不是意外。子午流注,把时间作为决定盛衰的因素,很明显不靠谱。
流注到底是局部点的开阖还是整体状态的波动?时间生物与节律,盛衰,是表现在流注,在某一个点,还有无其他方面?流注与开阖,究竟怎么定义?十二经某经主时,则它经如何?无流注?无开合?十一个时辰只合不开,一个时辰只开不合?这同时也是纳甲法无法回避的问题。
所谓逢时而至,那其他时间,气血于此处到底有还是没有?
3,顺便对那些迷信子午流注操作的人提一下,开穴如果按的是北京时间,而不知道不同经度时间是不同的常识,正好说明,子午流注理论是不可靠的,连时间的定义都弄不清楚。
4,如果气血盛衰是存在的,有某种表现的,接下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气血流注如环无端。如何能够判断气血未至或者说已过?过了便是没有,还是减少,如果说有减少,则一定会有其他地方增多?对于子午流注来说,唯一判断的条件仅仅是时间,而没有任何其他观察办法和依据。
    子午流注把时间和几十个穴位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成了简单线性关系,这是个很明显的跳跃,没有任何依据。生物体的各种表现,与内外环境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应时而至,对于气血流注来讲,是不成立的,因为气血随时皆至,所谓的血气过时而去,就成了想当然,血气去了哪里?去了还有无来者?这个流注的解释太随意,经不起推敲。
5,流注如果是完全的,则不应该只在几十个穴位之间流注,而应该是全身的对应。难道除了肘膝关节以下穴位,或者说十二经有流注,别的地方不流注,任督脉阴阳脉之海,跷脉维脉是否参与流注呢?难道是说存在只开不合,或者只合不开,乃至不开不合的经脉和穴位?
6,五腧穴阳经6穴比阴经5穴多一个穴位,按理阳经的速度应该比阴经快才能完成整个流注,难道流注忽快忽慢?
7,流注的衔接,四肢肘膝,并不是直接连接,中间流注过程如何实现,或者说其他经脉或穴位处于什么地位?只有四肢的流注才重要,身体躯干居然无流注开合,或者说可以忽略?君何得贵手足而贱身躯?如果有人不幸失去四肢,则此人到底还有没有气血盛衰以及流注开阖
8,流注方向,所出为井,到底出去还是出来,这是个参照点的大问题,流注把方向规定为不管阴阳都是井穴向心流动,这是对经络理论的篡改。
9,流注速度,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这明显跟五十营不挨边。灵枢经讲经脉营气卫气流注,一日五十周,而不是一日只有一周。而五十营也完全是个臆想的结果。
    血液循环,现代医学有很多依据,那么血液循环之外,卫气津液的运行周期相关研究,尚是空缺。如果说流注是看不见的,随便神仙说,那也总得有个依据?不管你看得见看不见,理论要自洽,才不是忽悠。
10,如果针刺产生了感传,那么这个感传是否属于流注?与子午流注的方向是相同,还是不同呢?很显然,感传必然是流注,感传的方向,离心向心都存在,不是单一方向,应激系统必然是双向的。
11,甲子60这个周期,在数理上的存在,并不等于这个周期就应该在且仅在6066)个五腧穴或12经存在,这是子午流注最为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真有这么个周期,那么应该在365个穴位上存在,但这也是个难题,365也不是个严格的天文数字,并且,365穴位之间,有个一一依次的序存在,这等于天方夜谭。同理,66个穴位之间这个流注开阖序,这种规定,意味着有某个周期只存在于身体的局部四肢,而其他地方不参与这个周期?等价于:身体只有局部存在气血盛衰?或者换个说法:只有局部某个点某条经才能反应整体的盛衰?
    如果说盛衰之疾病,的确可以表现在人体经脉之寒热、坚结、陷下,脉气之虚实,舌象之变化,乃至面色声音气息等等的变化,则可以知道,并不在于时间的呆板确定对应,而随机随证而现,不同的人有不同表现。
12,一年有十二个月,人体有十二经脉这个对应,并不是什么客观规律,仅仅是主观分类。这是经络理论的大问题,详见前文经脉构建系列。如果流注能够对应十二经脉、十二官(脏腑),那么也可以对应365穴,对吧。
13,子午流注,追求当下某处的开阖,如果找出来的穴位既不合辨证,也不符合循经,但用起来居然又有效,能说明什么?除了说明时间决定论之外,还可以印证德国人20052007年的那个糊涂针灸研究结论:穴位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时间,只是因素之一,决定不了什么治疗。过分夸大时间因素,是子午流注的命门。
14,十二经对应十二官,跟藏象脏腑学说,是等价的,参见《等价原理》,仅是同一对象的不同分类方式,二者交叉涵盖,互可解释。
子午流注的纳支法,也就是十二经流注,也与五十营不符合,五十营任督脉跷脉是要参与流注的。并且内经讲营卫气行的途径顺序也是不同的。
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经,是元代窦汉卿的子弟,窦氏父子、师徒(王国瑞)等受运气式纳支法启发,将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联系,此后通过高武等的进一步整理、发挥,形成今天的十二经纳支法。
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2小时,那么,这两个小时中,是否没有流注状态波动?并且,十二经流注与纳甲法明显也是矛盾,既然两个小都在某经流注,并且相对是个稳定态,怎么又会流注到其他经的五腧穴究竟相信哪一个才对?
十二时辰流注,把流注局限在了十二经脉的对应上,并且被对应到了十二脏腑。中医的脏腑,藏象学说,并不是严格对应现代解剖学的内脏,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何况十二经脉之十二官,对应全体。中医的藏象,五脏是五大系统,而非现代解剖学的五脏。这五大系统,对应的是全身,包括府、体、华、窍、液,以及表里关系。因此,十二经的流注,具体到脏腑养生,是偷换概念的把戏,什么子时养胆,丑时养肝,没有肝的疏泄,胆汁何来疏泄,这个序也不靠谱之外,把系统割裂而论,是对中医理论的歪曲。最为不可理解的是十二支与十二
经的对应,竟与五行相违背。
灵兰秘典论,讲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这是中医学的精神核心,典型的系统论,系统各组成之间协作共用。肝胆的表里关系,十二官的表里关系,不存在十二经那个先后序,大家都在同时运行,否则便成了相失。把表里关系,变成线性的流注先后顺序,这个跳跃的创意实在不咋地。如果说有流注,那么阴阳同时都在运行,怎么会这里运行流注,其他地方却不流注?里经在流注,表经以及其他十条经却等着流注?显然说不过去。
流注牵涉到经络理论、穴位刺激机制,五行补泻理论,处处都是问题。子午流注,不管是纳支法还是纳甲法,略于辨证论治,错误强调时间决定论,对于经络理论的认识不正确,基础不牢,错漏百出!
经络理论不是线性因果论,无论营血还是卫气的循行,有其盛衰,但不是线性关系,而是状态关系。某些古人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还处于幼稚阶段,无法领会上古圣人所讲的精髓,把互为因果协同表现的功能盛衰状态,变成了局部时间决定论,这是所谓子午流注的最大毛病。参见《态转换非线性》。
传统文化中,时间和方位是一体的。无论天干,还是地支,都同时代表了空间方位和时间。东汉以后,运气纳甲纳支的盛行,同时也影响了医学,参见《十二辟卦与运气及流注》。子午流注便是这种影响的结果。运气的计算预测,在医学中到底如何,这一两千年的实践,到底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如果真是行之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为何竟然都是传说而无人能够被检验运用?那肯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
何若愚,金代中期人[1],或称元代人[2],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史无记载。
金人阎明广称:“近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攥《指微论》三卷……近于贞元癸酉间,收何公所作《指微针赋》一道。”[3]贞元乃金海陵王年号,癸酉即贞元元年,当南宋绍兴23(1153),故清代张金吾说他是“金中世人”[4],这是比较可信的。
也有人称“南唐何公”之“南唐”指时代,但考察何若愚所作的《流注指微赋》,赋中引用了范九思、王纂等医家治病的故事。范九思为北宋嘉祐(1056~1063年)中人,故“南唐”并不是指南唐后主李煜的时代(961~975年),而是指地方,可能是指河北的行唐县。
何若愚先写有《流注指微论》三卷(已佚),后将其改写成《流注指微赋》,完成时间不晚于1153年,即阎明广收录该文并撰注《子午流注针经》的时间。他的针灸学术思想,发扬了《内经》、《难经》中有关气血流注,按时盛衰等理论,结合当时盛行的干支和象数,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
阎明广为《流注指微赋》注释,载于《子午流注针经》中。[3]
参考文献
1^ 李鼎.子午流注针法的源流[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3)
2^ 李云.中医人名词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 3.0 3.1 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
4^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清嘉庆二十五年张氏爱日精庐刻本.维基百科 中国医学家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89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53
沙发
发表于 2015-4-9 12:06:1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中医,很多都搞得像玄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4

帖子

210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05

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5-4-18 23:12:5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2

帖子

654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412

内部学员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5-4-21 22:40: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的分享   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5#
发表于 2016-2-10 14:5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山麻糖刘涛 于 2016-2-10 15:16 编辑

我们这有一个用这个子午流注针法的,患者趋之若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6#
发表于 2016-2-10 15:18:34 | 只看该作者
拼错了应是“子午流注”,这不应该,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7#
发表于 2017-4-26 15:28:35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54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32
8#
发表于 2017-6-18 09:23:35 | 只看该作者
子午流注的时间界定,应该是当地的时间,不一定是北京时间。中国版图这么大,在现在的国际通用时间上,是同用北京时间的。但这个不符合古来的中医。一地有一点之阴阳,比如同样是北京时间12点整,在杭州与在武汉、西藏的时间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是以当地的子午来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7

帖子

346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69
9#
发表于 2018-3-17 09:47:35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算时间的方法是按时晨算,以所在地的日出日没,晚上鸡鸣等方法计时的。并没有什么北京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10#
发表于 2020-8-12 10:59: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6 13:07 , Processed in 0.08984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