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经典经方医学网QQ总群:42033485 许家栋经典经方微博 立足临床实践 攻读伤寒金匮

新人报道领金币 请您注册后到新人报道发报道贴 领金币升级发贴

经典经方论坛会员的访问权限 论坛提供了大量医案和各种资源 希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学习经典的平台!

搜索
热搜: 经典经方
查看: 3239|回复: 7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新解

[复制链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9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9:2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邪气,本指风邪,但文中显然提及风邪与湿邪。所以这个题目可能后人拟的。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这段话有问题,邪气中人高,后面却说有高有下,显然自相矛盾。而甲乙经这段话不是这样的。甲乙: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没有“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这十几个字。并且显然邪、湿对举分上下。所以这个邪气代表风邪而不代表湿邪,最初的意思邪气就只是指风邪。由于灵枢的作者没弄清这个概念,所以抄袭甲乙经的痕迹在此显露,并且混淆了邪与湿的概念,才会有“高下有度乎”这种自作聪明的添加改动之举,这种例子在内经中并不罕见。
而作伪甲乙经序的那个人 正是抄袭甲乙经的最大疑犯
因为他提出  甲乙删节了内经的内容  从而倒果为因  混淆视听
邪,《广韵》:不正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云因虚受邪,邪即不正之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溜,水流貌,同流。《甲乙经》作“留”。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这里的阴阳相对,乃是指风邪中阴经与阳经之后病位区别。这里也是对《十二原》“疾高而内、疾高而外”的具体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陵泉。”所以,回头一看什么意思很清楚。小针解也就错了。
原文: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黄帝这段话出问题了,黄帝立即发现这个阴阳分类的微妙,府与经,相对于藏来讲,都是属阳。因此,阴阳分类,只要二者比较,都可以分出阴阳。由于分类参照的不同,可以得出结论: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也就是说,阴阳分类,并不是呆板不变的,而实际阴阳都是统一于一个整体,其互根相推、相互转化,在于位置与作用的变化。这是黄帝这个医学生在岐伯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显然,黄帝并没有真正明白中于阴具体的含义,并不是直接中于府,而他以为是直接中于府,所以才会有阴阳异名同类这样的理解,下文可知。
贯,穿钱之绳。《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如环无端,环,《说文》:璧也。《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又通作圜,天体也。也就是圆而无缺。经络转圜无缺,实际是比象而得,古人已有初步循环的概念,认为气血周流,犹如天体运行周而复始一样。邪之中人,阴阳、上下左右位置不定,其原因是什么呢?
原文: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肩背两胁,亦中其经。
解释邪气原因及其所在位置,乘虚而入,亦即真气不从、阳气不固,或因刚用力、饮食而汗出、腠理开,邪气就进去了,其根本因素之一,还在于诸阳不固而腠理开。而诸阳经之交汇,都在头面。因此,中于面,就顺着阳明经脉而下;中于项,循太阳经脉而下;中于颊,循少阳经脉而下,中于肩背两胁,也属于阳经。这一段是讲中于三阳。
原文: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héng],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说文》段玉裁注:“脛近膝者曰胻”。《说文》:淖,泥也。《广雅》:淖,湿也。《说文》泽,光润也。淖泽的意思,就是柔软湿润,而这里肉淖泽,意思就是血气较多,阳气相对强固。风邪中于阴,常从手臂与胫之阴经开始,因为阴经部位皮肤薄,而阳经部位阳气较多,所以一起受了风邪,只伤阴经。
原文: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于是问:这样就伤了藏吗?黄帝有此一问,显然跟我们先前一样,都不清楚中于阴真实的意思,不是直接中于府。岐伯回答:身体中了风邪,不一定伤藏。所以风邪进入阴经,如果藏气未虚,邪气虽然来了却不能寄居,只好回转往外到六府。这里还的意思,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并不是从府进去再回到府。这才是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的含义。
所以,这些问答,都是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还原,中间的曲折误会,清楚表达出来。
原文: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这一段,首先强调情志内伤、饮食内伤、劳力外伤、而汗出当风外伤、房事不节而大汗出伤气伤精,之后就邪中藏,这是藏气虚了,有这几个因素。愁忧恐惧则伤心。形体受寒再喝冷饮则伤肺,内外皆伤于寒,就会气逆气上行。内寒气逆上行,表现为咳喘呕哕等,外寒气逆则为寒热身痛或汗出等。有从高处坠堕下来受伤,淤血还留在体内(主要在胸胁),若大怒则气逆于上而不下,积于两胁之下,则伤肝。有打斗倒地(在四肢肌肉),再喝醉了入房,出汗又吹风,则伤脾。有用力举重之后(在腰脊),又入房过度,汗出得象从水里出来,则伤肾。
原文: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黄帝再问:五藏中风,还是不明白,到底如何呢?岐伯答:阴阳俱感,这里阴阳已不能理解为阴经阳经,而是上文之“中外皆伤”、内外皆伤,也就是有了外感或外伤,同时藏气也因情志、饮食、房事而受伤,于是,邪气就能中藏。黄帝说:好,这下终于明白了。这是个活生生的教学案例经过。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问岐伯个科普问题:头面与身形,其结构都是带骨连筋,同样受血受气。天气寒冷到了裂地结冰,遇到突然的寒冷,有人就手足迟钝,然而面部却不需要衣服,为何?岐伯答: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或腧穴,络即穴也),所有的血气都要到面部而至于五官孔窍。其精华,阳气走于目而成为眼睛(能视),别气旁行走耳而能听,宗气走鼻而能嗅,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知味。血气里面的津液,都要熏于面部,而面部皮肤又较厚,肌肉也坚固,所以天气虽很冷,寒气却不能胜之(阳气之津液)。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这句话甲乙经是:其肉坚,故大热,甚寒不能胜之也。灵枢把大热换成天气,显然因果关系就缺少了原因说明,看似通顺,实则是自以为是的修改。显然甲乙经的文句更合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再如:第四十七难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如果医经已经详细解释过,难经再来这么简单问答,不合理所以,当时难经作者看到的,必然是更简单的一个说法,再加以解释,但后来的作者解释得更为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490

帖子

3万

积分

QQ游客

威望
3
金币
37869

超版功勋勋章内部学员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0:59:4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曰:善哉。
邪气,分为虚邪、正邪,也就是虚邪风即不正之风、与正风。正风,八正神明论,九宫八风篇都讲过正风,也会成为邪叫做正邪,邪气是非时之气,正邪是当季之风,不是邪气,但人虚也就外感,叫正邪。
洒淅,寒貌,东汉常用这个词比喻寒症,伤寒里面,洒洒而寒,淅淅恶风,等等。洒淅动形的意思,就是受了风寒身体冷要哆嗦。后面不知于身,就没感觉,中人也微,先面色有变化,身体没症状,似有似无。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皮肤)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这一段提供的信息很多。原文这里没有“皮肤”二字,据甲乙经补。这说明灵枢是抄书抄漏了。
文气接着上面,先见于色,所以望色、切脉、问诊,三者配合,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面色、脉象、形体,是不可以不相合的,同理,面色、寸口脉与尺肤的同步变化,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注意这一段并没有什么望而知之谓之神这种说法,而是将诊断技术合并使用者为神明。
本末根叶,形容人体象树木,根本,在土里面看不见,但末叶是看得见的,所以体内的出候,就在于望、切、问诊。
所以,问题的严重性就体现了。啥问题呢,后来灵枢里面有个什么根结、标本的理论,与这里完全抵牾相左,根本跑到四肢,标结反而在身体。
我们据此可以认为,这才是小针九篇最初的针经之一篇。标本根结那一套,完全是本末颠倒,以后会遇到。
原文: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这一段是经典的五色诊病的内容,也就是仓公所传的那篇 五色诊
面色青则脉弦:濡弱而长;面色赤则脉钩:来疾去迟;面色黄则脉代:和缓有力,面色白脉毛:轻虚以浮;面色黑则脉石:沉濡而滑。《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洪),脾脉代(缓),肺脉毛(浮),肾脉石(沉)。是谓五藏之脉。”这里讲五色与五藏脉的对应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这就知道属于哪个藏病了,这里的五藏属于五分法的大系统,并不等于内脏之五脏,这个要清楚。
原文: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这六个脉象没有浮沉,为何?尺肤是没有浮沉之说的。缓=软,急=紧,皮肤的紧张度,轻轻摸上去三根手指与摸脉一样感觉尺肤的状态。小大指的是形态,皮下肌肉的大小,不需要使劲按,所以没有浮沉的区别。
急就是皮肤摸上去绷得紧,缓就是柔软,可以区分虚实、寒热。小,肉少,气少,滑涩呢就是光滑和粗涩,这是说尺皮肤。比如脾胃有问题尺肤中段就会有改变,如果有痞结,中段摸上去就是硬的。这个大家可以实践,很容易掌握。
滑表示气血有余或者有邪热,涩表示气血不足,失养,这个很容易。比寸口脉还简单。寒热、缓急、大小、滑涩没有浮沉,浮沉是寸口脉。
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这是寸口和尺肤对举。还有个寒热可以感知,定位定性都还好,可以互参。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叁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注意岐伯没有强调望而知之谓之神,而是先说调尺肤,最后说参合而行为上工,是要合参才可靠性更大,当然脉法如神的例外。
原文: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痹。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贵)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贵)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疒贵);微涩为内(疒贵),多下脓血。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逐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疒贵);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这里以六脉来分五藏病位,这一段也存在问题,提一下要点,汉代病名到后来有一些演变,有些已经不好判断是什么病。有些病名有好几种不同意思,也就没法解释,比如伏梁,诸家的说法都不同,前人的解释已经很详细,可以参考(龙伯坚内经集解)。
这一段的意思比较混乱,与后文不符合。这一点,也从未有人提出。这一段与五脉根本无关,完全是以六脉和分部来讲的。下文讲凭脉刺法的时候,与五脉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篇文章也很成问题,估计也是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段的用法在这里:
原文: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wěi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这一段刺法与五脉没有什么关系。
不管什么病,都可以归为六类脉法。这段容易理解无异议。尺肤脉急,弦紧,就可以深刺留针,寒则留之。缓脉,皮肤缓,浅刺而疾出,泻热,这是毛刺法。脉大气多血少,泻气不出血;脉滑与缓脉一个刺法,浅刺疾出,泻表阳气去热。涩脉,多血少气微有寒,所以要久留针,留多久也没说,然后必中其脉,也费解,必须刺中脉管吗?
针中脉而留针,就精泄啊,前面说过。所以必中其脉,有疑问。其次,随其逆顺,也就是虚实,涩脉也未必都是虚,还有瘀血,属于虚实夹杂,皮肤涩、肌肤甲错、干燥,摸上去也是涩,肌肤失养,气血都不足,所以涩脉也未必是血多。所以,涩脉一般属虚的就可以用补法,遇到脉涩又有瘀络,还是可以放血的。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入安连过,怎么理解?甲乙这句话是:入安从道,“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从道,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意思是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到了合穴之后从哪里进入,进入哪里而安-居?
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阳脉,从经别进入于内,连到府,也就是进府了。入安连过,就无法解释,灵枢这里是错文。
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
看见没?九针十二原强调的穴位有次序的。五腧穴没有下合穴重要,因为荥俞治疗外经的,外面的经脉病,合穴并且是下合穴才治疗内府。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有三个合穴在胃经,在生理上的联系,它们也是整体联系的。三焦合于委阳说明三焦与膀胱关系密切的,都与津液有关。跗就是踝骨。这里讲取穴体位。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鱼络血,就是大鱼际的静脉明显了,大肠经就有问题,属于望诊。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这个位置是趺阳脉。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中肉节,即皮肤痛,为啥皮肤痛呢,刺中真皮的末梢了,所以肉节就是皮层的真皮,筋就是韧带或筋膜。中气穴,针游与巷,另一篇还有一句,游针于居。巷在这里不是巷子,是居所的意思,游就是没有阻力,搞过针刺的都知道。刺中皮肤某个浅层阻力很大,患者呼痛那就是没刺过真皮层,游不动就痛,刺中筋,为啥邪气不出呢?因为邪气浅而针深了。这里的筋是深部筋膜不是关节附近的韧带。
颜回“居陋巷”并不是居住简陋的巷子,而是他的居所简陋。
古人写书,不写明白有时候很费猜,前后对照才行。这篇跑完了,留下五脉与六脉的关系问题目前没法解决。总的看,五脉是个单独系统,与五色配生克,六脉与脉位配合,二者混了就没法解释了,针刺的依据也与五脉无关。
而这个疑问,同样存在于仓公诊籍。仓公用的脉法也是五脉,但诊断却并非那么回事。这需要较高功力,我希望有高人出来讲一下仓公诊籍。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6

帖子

3223

积分

内部学员

威望
0
金币
1697

内部学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7-4-28 10:38:3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地板
发表于 2017-6-1 14:04:37 | 只看该作者
比象而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5#
发表于 2017-6-1 15:23:40 | 只看该作者
啥问题呢,后来灵枢里面有个什么根结、标本的理论,与这里完全抵牾相左,根本跑到四肢,标结反而在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90

帖子

2374

积分

四星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0
金币
1884
6#
发表于 2017-6-1 15:26:58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五藏属于五分法的大系统,并不等于内脏之五脏,这个要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

帖子

44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22
7#
发表于 2017-7-16 23:54: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9

帖子

360

积分

三星会员

Rank: 4

威望
0
金币
149
8#
发表于 2020-8-12 17:45: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经方医学论坛 ( 京ICP备14055885号-1

GMT+8, 2024-4-29 12:00 , Processed in 0.10058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